预计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9300亿元
黄河三角洲,领航高效生态经济
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2008年,黄河三角洲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已超过15%。预计到2015年,这一地区将突破9300亿元。
“黄河三角洲开发,要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突出高效生态经济主题,在发挥比较优势上加大力度,在发展循环经济上走在前列,在改善提升生态环境上树立典范,在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开拓创新,实现速度、结构、效益相统一,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探索大河三角洲开发新模式。”山东省省长姜大明说。
一直备受关注
多年酝酿期盼终破茧
黄河三角洲地区位于京津冀都市圈与山东半岛的结合部,与天津滨海新区最近距离仅80公里,和辽宁沿海经济带隔海相望,是环渤海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向西可连接广阔中西部腹地,向南可通达长江三角洲北翼,向东出海与东北亚各国邻近,还是山东省对接滨海新区和京津冀都市圈的前沿和枢纽地带。
长期以来,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发建设一直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视察并做出重要批示。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黄河三角洲开发就被山东省委、省政府列为两大跨世纪工程之一。而进入新世纪以来,“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更是连续被列入国家“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纲要。
最近几年,山东省委、省政府适时启动新一轮的黄河三角洲开发,将其作为山东全省重大发展战略的建设重点。2008年省政府编制《山东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并出台《关于支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加大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发建设的支持力度。
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研组实地调研,在山东省《规划》建议稿的基础上,组织开展规划编制工作。经多方征求意见并多次修改完善,10月,国家发改委将编制完成的《规划》(送审稿)报国务院,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规划》。
处于产业北移中间带
拥有未利用地近800万亩
“黄河三角洲资源优势明显,开发潜力巨大。”山东省发改委主任费云良介绍,区域拥有未利用地近800万亩,人均未利用地0.81亩,比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平均水平高45%,适宜大规模开发建设。“在国家实行严格的土地调控政策、投资项目与建设用地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东部沿海及国内发达地区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受到土地、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的制约,产业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梯次转移的趋势明显。黄河三角洲地区处于产业北移的中间地带,拥有大量国家鼓励开发的盐碱地和荒草地,面临着主动接受辐射、集聚生产要素的战略机遇。”
冬日赴东营、滨州等地采访,记者真切感受到:随着瓶颈制约的逐步突破,黄河三角洲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条件已经具备。滨州北部沿海地带受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等条件束缚,长期以来发展缓慢。滨州市适时启动沿海生态科技产业开发带的开发建设,建起一条总长210公里的防潮大堤。防潮大堤不仅成为一条保证几千平方公里土地免受海潮侵袭的“长城”,而且使滨州新增土地63万亩,保护滩涂开发100多万亩。此外,滨州被交通部正式批准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滨博高速、滨大高速及荣乌、津汕高速公路滨州段、滨博高速公路黄河大桥、惠青黄河大桥、滨州公铁黄河大桥等构筑起了便捷的陆路交通网,实现了由交通末梢城市向国家级交通主枢纽城市的跨越。
“规划建设区域性大港和铁路、高速公路,将为黄河三角洲开发提供支撑保障;加快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扩大直接利用海水和海水淡化规模,将有效缓解水资源制约。大规模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的基础和条件日益成熟。”费云良说,山东省全力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对于优化全省生产力布局、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后发优势明显
发展高效生态经济
“黄河三角洲地区是胜利油田的所在地,东营市是胜利油田的主产区。如何处理好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东营市发改委副主任王洪军说,“东营布局4个产业区,探索出一条高效生态的发展模式。其中,232平方公里的临港产业区建成环渤海区域重要的高效生态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和能源供给基地;210平方公里的高端产业区建设黄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承载区;428平方公里的生态高效农业区培育以黄河口大闸蟹和海参为代表的特优水产品;246平方公里的生态旅游区建成八方来宾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而在滨州,依托临海资源,着力切入盐化工、涉海装备制造、生态能源等产业链高端环节,精心运作高效生态农业、现代渔业,倾力构筑高附加值产业体系。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则培植壮大海洋装备制造、石化、绿色能源、临港物流、生态海洋化工五大蓝色高端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高端产业体系,为黄河三角洲打造一个沿海增长极。
“有这些地区的先期探索,有国家政策支持,黄河三角洲发展高效生态经济,将更加注重保护环渤海和黄河下游生态环境,推动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可以为同类城市发展积累经验。”费云良说。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后发优势突出。通过加快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开发,优化提升,有条件发展成为环渤海地区重要增长区域,为促进环渤海地区一体化发展、加速环渤海地区振兴与崛起发挥重要作用。
潜力巨大但生态脆弱
探索大河三角洲开发新模式
在黄河三角洲开发潜力巨大的背后,是脆弱的生态。这里许多土地盐碱化程度较高,淡水资源匮乏。这要求黄河三角洲的发展只能走一条“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新路,要在这片中国最年轻的大河三角洲上探索开发新模式。
从此次批复的规划来看,国家赋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功能定位是: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依托山东,对接京津冀,服务环渤海,面向东北亚,统筹经济社会和生态一体化发展,建成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和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
而为实现这样的目标,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将分两步走:
第一步,到2015年,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循环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基础设施趋于完善,水资源保障能力和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得到加强,人民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第二步,到2020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高度融合,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形成竞争力较强的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开放型经济水平大幅提高,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率先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记者徐锦庚 马跃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