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十二五住房发展基本目标:人人有房住 -医改方向:提诊费降药价 2011年药价趋合理 实行上限控制 意见 -中国医疗个人支付比例过高致看病贵 甲流患者医疗费用纳入医保 -钢铁业过剩产能达2亿多吨 国内钢价连涨5周 中国成煤炭净进口国 -大范围降雪致菜价飙升 大雪过后仍未降 多种资源价格相继上调 -热钱押注人民币升值 美《福布斯》:要求人民币升值是错误主张 -12月解禁股2820亿 大盘股为主力 流动性充裕 50年期国债首发行 -国土部推农地入市调控房价 明年浙江试点 专家:危及18亿亩耕地 -全国拉响天然气荒警报 渝缺口10亿方 中石油否认逼宫涨价 原因 -中国籍枪手在塞班岛向游客扫射造成4死6伤 可能因经济问题行凶
首页>>宏观经济
人大经济所报告:明年宏观经济政策宜"以进为退"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09 年 11 月 24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可能面临多目标约束下的“政策有效组合困境”。

目前,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存在多元化的取向,“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促民生”、“管预期”等多重目标成为2010年宏观调控的任务。但是,这种目标设定违反了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基本原理———“匹配性原则”:政策的目标不要多于政策工具的目标;政策实施时必须要将工具与其最有效率的目标相匹配。

“以进为退”的政策选择

如何突破目前所面临的“进退两难”的困境和多目标约束下的“政策有效组合困境”,是中国宏观经济在“政策刺激性反弹阶段”向“市场需求反弹阶段”的全面过渡阶段的核心任务。

“以进为退、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在高速中调结构、在连续性中谋退出”可能是中国近期的最佳选择。相对弱化“结构目标”、“通胀目标”、强化“速度目标”是解决多目标约束下的“政策有效组合困境”的有效之道。

原因有三:

首先,促进中国宏观经济由“政策刺激性反弹阶段”向“市场需求反弹阶段”全面过渡依然是目前宏观经济调控的核心重点。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还没有到退出的时刻。例如货币政策的退出必定意味着大量中长期工程成为“烂尾工程”,从而使未来的信贷和财政政策无法全身而退;财政政策的退出必定带来社会工程改革的滞后和停步,从而使市场性自发消费无法全面启动,反而带来消费性下滑和结构的进一步恶化,使财政政策无法真正退出。

其次,要在保持政府刺激性需求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支持市场性需求方面大规模进入,为市场性需求的复苏以及内生增长机制的形成打下基础。因此,未来货币政策应当进一步强化流动性对实体经济的渗透,而不是防止价格的复苏。未来的财政政策应当强化各种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工资形成机制的改革、民生工程的建设以及公共服务的建设,而不是进行基础建设投资的进入。

最后,相对弱化“结构目标”、“通胀目标”,并非意味着这些目标不重要,而是要将“结构性目标”纳入到战略调整的高度,而不是短期宏观调控的范畴;要将“通胀目标”纳入到经济复苏的总目标之下,使之成为从属性目标。

具体的宏观经济政策建议

对目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行结构性调整,在保证其总体方向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改变刺激的着眼点。其中财政政策应当以“促民生、建社保、改工资、稳投资”为目标,货币政策应当以“促进流动性的渗透性、抑制资产价格高涨”为目标。因此,财政赤字在2010年财政收入上扬的前提下不宜减少,货币政策在维持M2和M1正常增长的同时,新增信贷总量不少于7.2万亿。具体包括:

稳定目前各类在建项目的政府投资,对于地方新建项目和进一步的投资膨胀进行适度约束,防止2011-2012年地方政府财政恶化而带来大量的“烂尾工程”和进一步结构恶化的问题。

民间投资的启动不能以资金保障和利率补贴为主,而是以行业开放以及准入调整为主。同时,约束大型国有企业在利润和资金高涨的状态下进一步进入一般竞争性领域,防止出现过度的“国进民退”。

消费启动依赖于社会工程的建设和制度建设,而不是单纯一次性收入的增长。因此,2009年消费政策可以适度延续或局部扩张,不宜大规模、全方位进行,因为过度的消费性政策刺激可能成为真正的市场性消费启动的障碍,使未来的退出带来不必要的波动或社会动荡。消费政策应当与民生工程、工资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及公共服务的完善相结合。

应当以“投资杠杆率”控制为主、利率调控为辅,对2010年可能出现的资产价格暴涨进行制约,其中核心的工具包括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适度提高、股票保证金交易限制、非保障性住房抵押贷款条件的提高、严格热钱流入以及差别化利率调整等。

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是2010年的重点,供给放量依然是政策调整的落脚点,但关键在于土地供给和土地囤积的管理。

虽然2010年通货膨胀问题应当弱化,但对于一些瓶颈产业的供应以及关键产品的价格变化依然要保持高度关注。

热钱的大规模涌入是2010年汇率调整、资本市场管理必须关注的重点。

贸易政策保持相对稳定,不宜进一步出台政策刺激出口的复苏,进口政策和对外投资政策应当保持积极的态势。(记者方烨)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宏观经济不会二次探底 2010年A股或现"N"型走势
《住房绿皮书》分析宏观经济 从急速下滑到触底回升
央行调查显示:银行家宏观经济信心指数继续回升
中央定调宏观经济走向 保增长仍是首要任务
下半年车市迷局一窥:宏观经济面将主导车市沉浮
中国银行家恢复宏观经济信心 认为货币政策偏松
专家:5月宏观经济数据符合预期 CPI已经见底
央行二季度宏观经济报告:经济恢复速度超预期
图片新闻:
专家称长江水能开发利用已达警戒线 民间环保关注
2010年高校毕业生将达630余万人 就业不佳专业将被调整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