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上看,要看到发达国家的经济尚无实质性复苏。在世界经济比重中,发达国家占有绝对的优势,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相当程度上就是取决于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而这些国家,又是我国重要的贸易对象,对他们的出口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但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美、日和欧元区经济今年分别下降2.8%、6.2%和4.2%,它们经济不景气,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对外贸易,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中美、中日和中欧双边贸易总值分别下降16.6%、23.1%和20.9%。倘若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近期仍然萎靡不振,在低位徘徊,我国的对外贸易也将不会有很大起色,由此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增长的恢复速度。
因此,为了保增长,一段时期内仍有必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内需中的消费需求;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开拓外需市场,内需与外需只有均衡发展,才能有利于尽快摆脱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
通胀是远虑
从近期宏观经济形势看,短期内我国不会出现通胀,但确实存在通胀压力,至于通胀预期会不会变成现实,需密切注意以下几个因素的走势。
■要注意农产品价格。今年上半年,我国粮食价格累计涨幅达4.9%。以历史经验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的多次通货膨胀,其中一个明显特征是通胀与粮价上涨如影随形。1985 年、1988 ~1989 年、1993~1995年三次较严重的通胀,无不与当时粮价大幅上涨有关。粮价是CPI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上涨直接抬高了CPI。在2007年CPI涨幅构成中,食品类价格上涨的贡献度达到85%左右。而且,农产品是重要的初级产品,其价格上涨也会引起相关产品的价格上升。更为重要的是,农产品价格上涨,尤其是粮价上涨,会给人们带来很深的物价上涨感受,从而加重通胀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