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全国财政收入增长一千多倍
财政宏观调控能力的不断增强,离不开国家“钱袋子”的日益充盈。60年来,我国财政实力不断增强,为新中国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宁波的鄞县工作,那个县当时一年的财政收入也就一两个亿,而现在已经达到130多亿元,增长极为迅速。这也反映了整个经济财政的巨大变化。”谢旭人感慨地说。
财力彰显国力,数字印证辉煌。一直与经济打交道的谢旭人对60年来我国财政实力的发展变化了然于胸。他向记者列出了一串数字:
——1950年全国财政收入62亿元,2008年达到了6.13万亿元,2009年预算安排收入6.62万亿元,60年间增长一千多倍。
——全国财政收入从1950年的62亿元到突破1000亿元大关,用了28年时间;从1000亿元到1万亿元用了21年时间;从1万亿元到6万亿元用了9年时间。目前我国一天的财政收入约为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年全年财政收入的3倍。
“财政实力的不断壮大,是我国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的重要体现,也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在不同时期的战略部署和重大决策,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谢旭人说。
做好财政工作 保障和改善民生
在媒体眼中,谢旭人一向以“严谨、细致、务实”著称。在基层财政干部眼里,他非常平易近人,经常深入到基层调研,而且对基层业务非常熟悉。
“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支农惠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这就要求我们要切实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把中央的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不久前,在安徽省西部革命老区金寨县,习惯“一竿子插到最基层”调研的谢旭人如是说。
在谢旭人眼中,做大财政“蛋糕”的同时,如何分好“蛋糕”不仅关系着国家钱袋子的安全,也事关千千万万老百姓的福祉。
60年来,全国财政支出规模从1950年的68亿元,扩大到2008年的6.26万亿元,2009年预算安排7.62万亿元,增长了1120倍。最大的变化是,财政运行模式由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建设财政,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
在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对“三农”、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这个趋势在近几年尤为明显。”
统计显示,2009年,全国财政预算安排中,仅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方面的民生支出就达到24610亿元,比2008年增长25.1%。仅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安排7161亿元,增长20%以上。
“公共财政主要是满足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服务公共利益,要努力做好财政工作,保障和改善民生。”谢旭人说。
财税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财税改革取得显著成就,税制更加科学合理,财政体制更加完善,预算制度不断健全,初步构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体系。
1993年,时任财政部综合与改革司司长的谢旭人亲历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和工商税制改革。在当前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新一轮财税改革对谢旭人而言,无异于又一场“攻坚战”。
回顾财税改革历程,谢旭人认为,财税改革一直在探索中前行,改革的目标也越来越清晰,就是围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体系这一目标和方向来进行的。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深化财税改革,不断健全公共财政体系,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财政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