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八月五日电 题:中国经济回升态势有望进一步确立和巩固
记者 俞岚
二季度数据的全面回暖令“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几乎成为共识。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刺激下,中国成功扭转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经济快速下滑趋势,经济回升的态势基本形成和确立。
他指出,总体上看,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基本触底,二季度由“前低”向“后高”转换。随着正在实施的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逐步落实到位,回升态势将在三、四季度进一步确立和巩固。
当前,国内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快速增长是经济回升的主要驱动力,工业生产逐步恢复标志着供给面出现了积极变化。经济形势向好使市场预期和信心明显回升。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四个月超过 百分之五十的临界点,股市继续呈上行走势,房地产销售快速增长。王一鸣指出,这预示着经济增长的市场驱动作用逐步增强。但他同时坦陈,中国经济回升依然面临不确定因素。
外需严重收缩局面的持续,在王一鸣看来,或是中国经济复苏的最大掣肘。他指出,世界经济“自由落体式的运动”已基本结束,但经济复苏将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由于外需收缩规模较大,且外部需求在结构上与国内需求存在较大差异,短期内依靠扩大内需,难以全面替代和弥补外需收缩产生的需求缺口。
经济回升的内生动力依然不足,是王一鸣的另一个担忧。目前,中国经济回升在相当程度上还是依靠政府扩大投资带动的,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增长率明显高于非国有企业投资增长率。虽然民间投资正在跟进,市场驱动力量在逐步形成和恢复,但经济内生性增长力量仍相对较弱。
由于上一轮经济繁荣期较长,部分行业生产能力大规模扩张,在需求形势发生急剧变化后,积累的产能过剩矛盾逐渐凸显。金融危机前,中国过剩的产能相当一部分通过出口得以释放,但眼下出口持续疲弱,令过剩压力日益增大。
对此,王一鸣认为,产能过剩或将对经济复苏造成伤害。他指出,中国钢铁、水泥、有色、煤炭、纺织等行业都面临产能过剩压力。需要引起关注的是,随着库存减少,市场形势好转,一些地方为了刺激经济,又开工建设新的产能,在最终消费动力还不强的情况下,势必会进一步加大过剩压力。
今年以来,中国CPI和PPI“低开低走”,尤其是六月份双双大幅下降,令市场人士判断,短期内中国经济尚无通胀之虞。王一鸣也认为,受总需求不足,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农产品供应充裕等因素影响,年内出现通胀的可能性很小。
但他也坦言,通胀预期明显上升或加大政策操作的难度。他指出,由于货币发行量和信贷规模快速扩张,房市、股市等资产价格快速上升,强化了人们的通胀预期。在经济尚未根本复苏之际,这种通胀预期,使宏观政策同时面临促进经济稳定回升和防范通胀风险的双重压力。
复杂的经济形势令中国宏观调控再次走到“十字路口”。有舆论认为,为了防范风险,中国应未雨绸缪,扩张性宏观政策应适时淡出。
对此,王一鸣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要推进经济进入稳定回升的通道,形成不可逆转的、主要由内生动力推动的稳定回升趋势,必须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宏观政策总体目标应是巩固和发展经济回升的好势头,在当前经济增长内生动力还不足的情况下,要坚持实施扩张性的宏观政策,同时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适度进行微调。比如,可加大向民生领域政策倾斜力度;促进货币更多地流向实体经济,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中西部地区的信贷支持力度等。
此外,王一鸣也特别指出,要实现经济的根本复苏和可持续增长,还须把短期政策和中期调整战略有效结合起来,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培育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为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创造条件。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