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之幸
及早抽身克莱斯勒
在对外国工会和劳资关系的认识方面,也不乏清醒者。比如2007年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放弃并购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就是典型一例。自1998年与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合并后,美国克莱斯勒公司的发展一直十分曲折,陈旧的产品结构和工会的巨大包袱无法让它轻装前行。由于销量下跌,亏损严重,2007年3月,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宣布考虑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对外出售。这一主张遭到了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工会和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工会的一致反对,因为他们担心私人资本在收购后可能进行大规模裁员和工资福利调整,为此警告说将予以强烈抵制。
这一动向给原本对克莱斯勒颇感兴趣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敲响了警钟。本来,中国一汽看中克勒斯勒的全球品牌与核心技术,希望借此走向国际市场,但是最终还是选择退出了竞逐之列,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把握应付强大的北美汽车工会。方奇
分析
抄底前先做好必修课
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积极性越来越高,这是大势所趋。但如何处理与当地工会的关系却是中国企业容易忽视的问题。
中国美国商会主席华金声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企业到美国投资,必须要很好地处理与利益相关方的关系,这既包括处理好和当地政府的关系,也包括处理与当地社区的关系,确保和当地工人以及各种周边人群保持良好关系。
跨国并购虽然是商业活动,但是由于国情和认识不同,并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文化的冲突和政治因素的干扰,这些看不见的障碍恰恰可能成为并购过程及此后经营过程中的阻力。因此,了解海外经营环境、劳资关系和相关法律,是中国企业“出海”抄底前的一门必修课。
连线
行动越来越过激
损害无辜民众利益
笔者就欧美工会的发展趋势,日前采访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前汽车工业工会分部负责人。他说,如果没有工会,资方就会用失业相威胁而压低工资,任意增加工时,减少劳动保护等等。但工会也会滥用这种权利。这位负责人原来所在的工厂的许多工人,周日到工厂里吃喝玩乐,不工作却骗取加班费,所以他所在的那个工厂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被拖得破产,现在根本没人记得这个工厂的名字了。
这位负责人承认,强大的工会力量确实给工人争得了工资、人身和工作保障,但工会在抗争中所提出的过高要求和罢工运动,对社会的冲击也是巨大的。当工会的条件得不到满足时,他们不惜以罢工相威胁,甚至用无辜民众利益做筹码,比如校车司机停驾,电视电影节目中断等等。尤其是工会成员以工会为后盾,滥用优厚的福利条件,却无故怠工,其损失是无法计算的。(温玉顺方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