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兼治 长短并用
12年来,中央政府出台的对港优惠政策既考虑到香港短期遇到的各种困难,又针对香港特点,兼顾长远利益,促进香港长期繁荣发展。
2003年6月,CEPA签署正值香港因非典疫情暴发、经济陷入低迷的艰难时刻。CEPA不但使香港经济迅速复苏,更重要的是消除了内地与香港经贸交流中的制度性障碍,促进内地与香港之间各项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和经济上的融合,从长远看,为香港实现经济转型提供更好的外部条件。
几年来,随着内地与香港经济的不断融合与发展,CEPA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六个补充协议先后签署。
“CEPA的长期效应已经显现。”唐炜说,CEPA签署正好是香港回归12年的中间节点。从统计数字看,前六年与后六年相比,香港GDP年均增长从-1%反弹至6.3%,股票市值年均增长从2.1%跃升至13.4%,商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从-5.6%逆转至9.6%,与内地进出口总值年均增长也从6%跃升至18.4%。
“香港是开放的国际化城市,不能说这些积极变化完全是CEPA带来的,但不可否认,作为中央惠港政策的重要部分,它起到了重要作用。”唐炜说。
香港是亚洲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业是香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保持和进一步强化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对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金融领域,中央政府对香港银行业采取了一系列优于WTO承诺的开放措施,放宽香港银行业市场准入标准,减少审批环节,为香港银行提供了实质性和大幅度的优惠条件;积极推动香港人民币业务发展,内地与香港建立多种货币支付系统互通安排等。截至2009年5月,共有15家香港的银行在内地设立了独资银行、17家分行和14家代表处;香港共有41家银行开办了人民币业务,人民币存款余额为534亿元;内地银行卡在香港使用累计清算总金额折合人民币928.5亿元;香港人民币银行卡在内地使用累计清算总金额为53.44亿元人民币。国家开发银行等5家内地金融机构,已在香港累计发行人民币债券7笔,累计发行金额达220亿元。
在证券领域,中央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支持内地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到香港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内地有条件企业与香港上市企业合作,进一步扩大内地证券业对香港开放。截至今年5月底,中国证监会已批准150家内地股份有限公司(H股)到香港上市,筹资总额达1123亿美元。此外,96家中资控股红筹公司也在香港上市,筹集资金约1324亿美元;还有225家企业以“小红筹”形式在香港上市,筹集资金约389亿美元。香港上市H股公司、中资控股红筹公司市值合计7万亿港元,占香港总市值的51%。
“中央对港优惠政策有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如扩大内地居民赴港个人游,能够在短期内对香港酒店、交通、零售等服务行业起到拉动作用,减少失业;有些政策则是着眼未来,如港珠澳大桥等涉港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硬件、软件的改善,消除各种内地与香港经济发展中的障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隆国强分析说。
他认为,中央的政策既照顾到现实,又考虑到长远,从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出发,针对香港的特点制定目标,成效显著。
香港《经济日报》日前在评论中央的惠港政策时指出:中央协助香港应对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一方面设法缓解香港因金融危机所衍生的各种经济问题,另一方面着力促进香港的长远经济发展,实行既治标又治本的战略思想,长短并用,体现了中央对香港的体贴关怀以及力保香港繁荣稳定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