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27日电 “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独立寒冬,中国服装行业将迎来新的洗牌,‘剩’者为王! 服装企业要化解危机必须从打造自主品牌、通过营销创新入手。”3月27日,知名服装战略营销专家,北京和谐春秋时尚管理咨询机构资深营销顾问吴暑在在京召开的中国服装行业时尚春秋高峰论坛上表示。
“洗牌对部分服装企业而言,就意味着新的机会,转型升级的机会。”著名文化人士、作家王蒙首次在公开场合对具体行业应对金融危机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王蒙认为老子“道法自然”、“无为不争”、“无有之间”、“宠辱无惊”以及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思想对于服装企业应对这场金融危机提供了理性从容的解决大道。
长期以来,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额已占到世界纺织服装出口总额的五分之一的话题一直被国人津津乐道。也正是在这种思维下,中国的服装生产企业一直忙于产品的较量而疏于品牌的构建。
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这种传统的重产品不重品牌的服装生产模式的短板开始凸显。目前三分之二的服装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全行业利润率从2007年的1.48%下降到2008年的0.1%。2008年上半年倒闭的6.7万家中小企业中,就有一万多家属于纺织服装行业,而其中绝大部分为无牌、贴牌、定牌出口企业。
作为一个服装生产大国,从产量和出口量上看,中国服装远远超过任意国家。但我国所有的服装产量中,自主品牌只有10%,其余90%均为无牌、贴牌、定牌出口。中国还没有一个在世界上叫得响的服装品牌,缺少原创品牌一直是中国服装业的隐痛。
因此,中国国服装产品始终给人以“价格低廉、利润微薄”的印象,卖一件法国服装赚的钱,国产服装则要卖出四五十件才能赚到。
为在危机下生存发展,吴暑认为,这种现状必须改变!中国服装企业的出路在于打造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
谈到自主品牌的建设,吴暑认为过去国内一些品牌依靠代理国际品牌提高管理经验的操作基本是失败的,隔靴搔痒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服装企业家要有国际视野,打造国际品牌之路可以借鉴国际大牌的经验可以做到更直接。”
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的赵士林教授从儒家思想的高度为服装企业文化注入了许多新解。赵士林认为中国服装企业家应当有经营的境界和高度,从追求短期经营的浮躁中解脱出来,构建强大的自有品牌,并持续关注组织内部的和谐统一,着眼于长远,只有这样才能化解一个又一个危机,保住常青基业。
资深零售顾问韩九久认为通过品牌收购,直接兼并收购国际二线品牌去提升国产服装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也是不错的选择。“实际上,重视品牌化生存,提高附加价值和竞争能力,这将是服装企业谋求发展军规——靠硬品牌把握市场话语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