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气源汇聚上海,上海成为国内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最佳观测点。
申能股份从这些气源中获得天然气的价格并不相同,而销售价格则依据用户的不同类别有所区分。上游井口价格是否会提高,与进口气源的价格差别会有多大,终端销售价格能否同步,不仅会直接影响到申能股份天然气管网业务的购销差价,更是我国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分析人士指出,一般来说,经营天然气管网业务属于公共事业,政府会给其一个合理的利润率,但并不会很高。因此申能股份管网业务超过50亿的营业收入,只能实现2亿元的净利润。如果利润率较稳定的话,进气量的扩大将成为管网业务增长的推手。
但是很明显,将陆续投产的进口LNG的价格、川气东送和西气东输二线的价格都将高于目前西气和东气的价格,甚至有可能导致进气价和销售价倒挂,而天然气终端销售价格的同步变化则要经过一个复杂的过程。
因为进口气占国内天然气消费量的比重仍然不大,所以国内天然气价格市场化的进展一直缓慢。毕竟,几个主要石油公司上游天然气勘探开采利润已经非常丰厚,已经成为重要的盈利增长点和未来发展的重点。
但是进口气源的定价给了天然气价改一记猛力。西气东输二线进口中亚天然气的成本不菲,海上进口LNG的价格同样昂贵,未来还可能有俄罗斯、缅甸来气,外来气在中国天然气消费中的比重将渐渐提高。
如果这些进口气不能得到一个合理的市场价格,那么毫无疑问中国有气权的公司将没有动力加大天然气的开发和进口,在国际市场上也将丧失谈判筹码。
没有别的选择,国内天然气井口价只能向国际靠拢。
对于管网公司来说,只能寄希望于推动上下游价格的联动。上游价格由发改委确定,但下游是否调价、什么时候调、调多大幅度,则需要地方政府和听证会等环节决定,这个过程很可能是缓慢的。
现行的定价机制使管道成为天然气项目价值链中最脆弱的部分。由于既有上游的压力,又有下游的压力,中游的利润空间常常首先被挤压,并且经常通过降低管输费来实现。
因此,天然气价格改革,如果改的仍然只是天然气井口价,而没有对整个价格链和价格的传导作出变化,国内的气价就仍然是被动的。毕竟,三大石油公司的天然气项目正在接二连三地上马,多渠道增加进口量是重要内容,比如沿海将新建多个LNG项目,俄罗斯、缅甸、中亚天然气的引进项目等。
新的天然气定价公式,不论是加权平均,还是一气一价,抑或是上下游价格联动,如果价格传导不畅,那么利润将集结于某些环节,这并不是“市场化”的题中应有之意。
同样在等待中的还有珠三角地区。西气东输二线、大鹏LNG项目和规划中还要新建的LNG项目将是该地区的主供气源,外来气比重相当大。
多气源将初现上海,天然气价改成果怎样,申能股份将第一个“尝鲜”。(记者 张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