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康佳集团在昆山投资8.86亿元的液晶模组厂正式开工,除生产液晶模组外,还生产15英寸~47英寸液晶电视。康佳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侯松容表示,康佳集团通过进军上游建设液晶模组厂,完成了其液晶电视产业的战略性布局。此时,海信、TCL以及创维也纷纷“向上”,建设液晶模组厂。
无独有偶。与彩电厂商纷纷向上游进军一样,空调厂商也纷纷与国际巨头合作,投身变频压缩机以及精密模具的生产。是什么原因,挑起彩电和空调厂商“向上”的激情?在这一轮合作过后,市场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消费者将获得哪些实在的便利?
“进军上游”更能控制成本
“液晶模组厂建成投产后,我们对液晶电视的成本控制能力从33%提高到63%.”侯松容如是对记者表示。此前,国产厂商生产的液晶电视,占总成本近70%的屏需要进口,而仅有30%的成本由自己控制,尽管销量很大,但摆脱不了作为产业链最下游身份、无法自我控制的尴尬。
康佳集团营运管理中心总监孙文博告诉记者,液晶模组是液晶电视的核心部件,拥有自己的液晶模组后,液晶电视的电路设计将更个性化,厂商可自主要求对制作液晶屏的玻璃板的规格,从而大大提高在采购中的话语权。
向上游进军,更大程度掌握自己的“命运”,成为海信、TCL、创维等厂商的共同认知。海信电器广州公司总经理杨迎时也向记者表示,建设自己的液晶模组厂,其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就从末端上升到另一个高度,“最起码,产品价格变动的自主权大很多”。
此前10天,国内空调业龙头格力电器在珠海宣布与日本大金合资,全面进军变频空调领域。加上去年美的与日本东芝开利合作深耕变频空调,国内空调行业巨头“向上”的劲头可见一斑。格力董事长朱江洪表示,将与大金合资生产变频压缩机以及精密模具。而这两项,原都非国内企业所长。美的新闻发言人张治国表示,美的将与东芝开利共同研发变频空调的新产品。毫无疑问,“向上”,将让更多的国产家电厂商控制生产资源,从纯粹的制造商向创造商转变。
“合作-单飞-合作”模式的提升
“合资合作肯定是双方互惠互利。”张治国面对记者的疑问时表示。他表示,技术和管理仍然是中国家电企业最缺乏的竞争要素,通过在不同时期的合作,可以实现厂商自身水平的提高。
记者了解到,在这两次合资中,美的和格力分别以60%和51%取得控股权。康佳集团副总裁何建军认为,虽然家电厂商在进行“合作-单飞-合作”的循环,但每一次新的合作都有提升。他表示,以前国内厂商多以厂房、人工作为合作的条件,而现在双方更多地在资本、技术以及市场层面进行合作合资,这已经说明国内家电企业今非昔比。
“为什么是现在?我们早就希望与国外厂商合作生产液晶模组,但没人愿意。现在,一方面是因为金融危机,另一方面国内家电厂商的市场地位提升了,掌握该技术的国外厂商意识到必须合作。”尽管没有透露康佳此次的合作方,但参与谈判的孙文博这样告诉记者。
记者发现,LG、奇美等厂商的相关高层也出现在活动现场。而创维、TCL则与LG、三星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并非液晶阵营的长虹则早在谋划自己生产等离子屏。
知名家电专家陆刃波认为,作为市场的后来者,国内家电企业必然要经历合作——单独发展壮大——再合作这样一个螺旋往复上升的过程。只要每次合作能获取最有价值的资源,国内企业就一定可以最终实现飞跃。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行业洗牌,错过市场发展时机的企业,可能就此淡出市场。
厂商“向上”消费者获益
“厂商无论做什么,都是为了赚钱,对我们普通消费者有什么好处?”其实,家电厂商在2009年前后的集体“向上”,并非厂商的独立行为,与普通消费者关系颇大。在价格、产品的个性化以及产品的选择上都将多有裨益。
康佳集团总裁陈跃华就向记者坦言,康佳进军液晶模组产业后,在整体上整机成本将降低10%左右,而这一成本的降低,将在适当的时机表现为产品降价,减少消费者支出。
“在刚开始,如果某一厂商的平均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厂商肯定会按行业平均价格销售产品,赚更多利润。但目前多家厂商都进军上游,技术上的秘密基本没有了,成本的控制也彼此接近,集体降低价格就成为必然。”孙文博表示。
他的这一观点得到美的张治国的认同。张治国也认为,变频领域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新一轮的价格战又将得到体现。
陆刃波就曾认为,市场上国产品牌的液晶电视除了在外观上做一些变化外,很难通过核心技术的变动而打造差异化的产品。如果不能够掌握核心的技术,那么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永远只能是隔靴搔痒。未来,这一不足将得到弥补。消费者也将有更多个性化、更丰富的家电产品可以选择。(李光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