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确定明年经济工作重点时提到,要以推进城镇化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为重点,改善城乡结构。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重点地培育一批综合承载能力强、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使其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增长极。
“培育城市群有助于在区域内形成产业集群和相关配套,有利于城市之间实现分工合作、功能互补,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肖金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培育城市群合乎时宜
肖金成说,中国目前已经和正在形成的有十大城市群,即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辽中南、海峡西岸、长江中游、中原、川渝和关中城市群。十大城市群以1/10多一点的土地面积,承载了1/3以上的人口,创造了1/2以上的GDP。“十大城市群仍是我国最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并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十大支撑点。”
全世界五大城市群在全球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长三角城市群有可能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肖金成说,未来中国还要形成江淮城市群、以长株潭为中心的湘中城市群、吉林中部城市群、以哈大齐工业走廊为主的黑龙江中南部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和新疆天山北坡城市群等。
“中国要实现工业现代化、城市化,应将这些城市群率先发展起来,并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的战略举措。”他说。
在肖金成看来,中央提出培育城市群非常合乎时宜,培育城市群有以下几个好处:
城市体系得到完善。过去,由于大城市吸纳作用强,影响小城市发展;而城市群形成的城市网络体系,可以使一个小城市得到几个大中城市的带动,向外辐射力增强,边缘城市也能够快速发展。
过去城市间竞争比较激烈,形成城市群后,内部城市之间的市场、要素可以逐步实现分工,城市群内各个城市不同的主体功能可以实现互补,加强合作,避免恶性竞争,有利于提高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城市群交通的改善使产业的配套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产业集群范围扩大,有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如何培育城市群
北京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区域经济研究基地主任赵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培育城市群的过程中,应根据城市的产业特色、区域特色和功能差异,科学定位实现整体发展。城市之间应通过合理分工,实现城市功能互补合作和资源优化配置。
赵弘说,城市群在扩大投资、拉动内需过程中,要注意进行硬件投资,还要注重软环境和制度建设的配合;要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提高城市的服务能力。城市群之间可形成大的项目投资;城市群内各城市要有合作意识;尤其是在体制机制上应有所突破,打破行政壁垒。
在谈到如何培育城市群时,肖金成认为要注意四点:其一,提高城市要素的聚集度和人口承载力,集约利用土地,吸纳更多农村人口。其二,产业集中发展,城市化仅仅增加城市人口是不够的,需要解决就业问题,产业发展尤其是服务业发展才能解决更多劳动力就业。其三,加强城市之间的合作,尽可能实现城市功能互补,变分力为合力。其四,建立一个区域城市群的合作架构,建立市长联席会议制度,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本报记者 程小旭 胡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