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政策建议
1.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经济下滑对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的负面影响首先从企业倒闭、职工下岗失业开始。经济调整时期,稳定和扩大就业就是稳定和扩大内需。一是通过增加政府投资拉动经济较快增长来提供大规模就业机会,增加劳动力收入,提高其消费能力。二是调整和完善现行促进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将现行就业税收优惠政策覆盖范围由城市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扩大到大学生自主创业、农民工和其他新增劳动力中的自谋职业者、被征用土地的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通过财税政策调整来大力促进就业模式的转变,鼓励自主创业、扩大中小企业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就业以及扩大第三产业就业。三是围绕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寻找社区发展与扩大就业的结合点,发挥社区经济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搭建投资、创业和再就业平台。四是对从事就业介绍、劳动者岗位能力培训的中介机构给予税收减免和政府资金支持,给予对外劳务输出的中介给予税收补贴。
2.提高城乡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自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总收入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一宏观分配格局极不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和扩大居民消费。因此,要调整政府、国有企业与居民之间收入分配关系,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建立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大体同步的机制。一是大力提高国有企业利润现金分红比例。一方面,国有企业现金分红必须纳入到财政预算或财政专项资金,用于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另一方面,国有上市公司要提高分红比例,并免征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派发红利的资本利得税,鼓励投资者长期持股获得上市公司分红,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强其消费能力。二是通过加强对垄断企业的监管,降低电讯资费标准,取消漫游费;制止公路逾期收费,降低收费公路收费标准;改革成品油定价机制等措施来限制垄断利润,提高居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三是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近期可提高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到3000元,减轻低收入者税负。四是政府应大力度减轻居民购房、购车环节的各种税费负担。新出台的鼓励居民购房的税收优惠政策开了一个好头,但还应进一步加大力度,对房屋交易环节的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也应当减免,这将对活跃房地产市场起到积极作用。我国不同城市应当根据当地不同情况出台稳定汽车市场政策,降低或免征车辆购置税。五是想方设法提高居民财产收入。目前,可考虑的政策措施有取消股息红利税和筹建股市平准基金。
3.加大有利于促进消费的基础设施投资。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长期重生产、轻生活,直接为城乡居民消费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特别是农村居民生活的基础设施条件十分落后,这次四万亿扩大内需的政府投资要适当向有利于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的基础设施倾斜。一是建议允许大城市、特大城市发行建设轨道交通的特别公债,利用当前投资资金成本、建材价格较低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解决人们出行难的突出矛盾,大大提高人们的消费便利性。二是建议像改造城市居民用电负荷能力工程一样,逐步对城市自来水体系实行全面改造,更换高标准优质水管。三是利用税收和金融优惠政策,引导大型流通企业到农村建立便民流通设施。
4.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本着“低水平、广覆盖”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健全城市居民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制度,扩大保险覆盖面,将城镇各类劳动者纳入社会保险的保障范围;在农村首先要建立与城市救助制度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尽快研究制订适合于进城务工人员、被征用土地农民和农转非农民等农村非农产业群体的养老保险制度,再逐渐扩大到全体农村人口;在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要强化政府责任,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在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中的比重,让广大农民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国家信息中心 上海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