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已经开始了。未来5年,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一定会大大地加快,一些大城市很快可能发展到见不到农村了,一些城市正在进行“城乡一体化”的试验,更多的地方则在探索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
10月15日,中共中央党校主管主办的《学习时报》刊登党国英先生《中国的新农村应该是这样的》一文,其中谈到:农民须充分就业、农业要保持竞争性、民主自治可有不同方式、允许农村保守、耕地可让农户所有、拆并村庄不能一刀切等。我知道党先生是这方面的专家,因为我不但认识他,还读过他的一些有关这方面的文章。
新农村建设,不仅关系到几亿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几亿城市人的直接或间接利益。比如说,粮食、副食的供给,这是直接的利益。享受优美的田园风光,是既直接又间接的利益。因此,每个城市人也都关心着新农村的建设。我作为一个城市人,又曾经在京郊平谷王辛庄插过队,在北京日报农村部当过记者,对新农村建设的关注是不言而喻的。
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新农村建设的“粮草”,除了国家给政策、给资金外,还有一条就是帮助规划、设计。有了好的规划、好的设计,可以少走弯路、不走弯路。从某种意义上说,与给政策、给资金同等重要。
中国人对“新”有一个误区,以为“新”就是旧的统统不要,或者自己的统统不要,把外国的东西搬来就是“新”的。更有甚者,连名字都改成外国的,罗马花园、温莎大道之类。这些年,城市开发中的这种败笔比比皆是,我真担心这股风吹到农村去,王辛庄变成王尔德庄园之类。
当务之急是培养一大批新农村规划师、设计师,对县乡村进行规划、设计,根据当地的人文地理、自然环境,搞出不失当地特色的蓝图。这个蓝图既要得到当地农民的认可,还要经得住历史的检验。千万不要照搬照抄、千篇一律,也不要不中不西、不伦不类。我看到某些地方的所谓新农村,楼房一排一排的,比兵营还整齐,新则新矣,惜乎不是农村,也不是城市。老话形容人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建筑这东西,真正是“百年身”。一个乡村规划好了,几十年、几百年就这样生活下去。十年二十年就拆掉,浪费太大,谁也承受不起。
现在,一些农村的干部到以色列、南斯拉夫、韩国考察农业或新村建设。有条件的情况下,看一看人家是怎样因地制宜搞发展的,肯定比闭门造车好,开阔眼界,打开思路。但是,可以借鉴,不可以抄袭。限于我国农村的经济条件,不可能派大批的农村干部出国考察,补救的办法是电视台派一些记者,去一些国家,拍一批国外乡村建设的纪录片播放,也可以制成光盘发给县乡村三级干部观看。这是一个多快好省的办法,相信电视台的同志很乐于承担这项工作。
新农村建设的高潮到来之际,我们充满了喜悦之情,十二万分地为农民兄弟高兴。我们祝福你们建设自己的新家园,建设成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农村。苏文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