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滨海新区综合改革方案上报国务院 私募股权基金协会将在津成立 -沪深两市市值突破24万亿元 证监会:八类行为被认定为市场操纵 -央行七调存款准备金率 年内或再加息 -周四沪综指盘中一度突破5400点 人民币汇率破7.55关口再创新高 -上证所:重大合同与对外投资须披露 5家中国公司将登陆纽交所 -尚福林:四项措施稳定资本市场 中国将恢复审批合资证券公司  -中国元素成达沃斯论坛热点 资本市场受瞩目 计划每年在华举行 -港股直通车仍在协调 未确定投资门槛30万 监管层担心投资风险 -国土资源部:耕地占补平衡考核要算"细账" 中低价住房用地将确保 -新学期高校学费调查: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猛涨 多数家庭感觉吃力
“长三角人”的新生活时态:上海充电 苏浙创业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9 月 07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来上海领略都市文化,去苏浙亲近人文自然

在徐蕾的备忘录上,9月7日这个周末划上了一个圈,上面写着“去上海,买新手机。”

徐蕾有两个手机号,一个是嘉兴的,一个是上海的。两年前,徐蕾从同济大学毕业,没有回老家江西,而是在嘉兴找了一份工作,上海那个手机号一直没注销。

“刚来嘉兴时,一到周末,我还是习惯往上海跑,见同学朋友,逛街消费。”一到周六下午,徐蕾赶到嘉善汽车站,跳上一辆去上海的大巴。一个多小时后,“迎接我的是一个时尚、青春的大都市。”逛逛港汇、来福士,在城隍庙淘点小饰品。碰到买手机、相机之类的商品,她一定会到上海来。

“嘉兴环境不错,绿树成荫,生活舒适。可是到了晚上想逛街,大商场9点多就关门了,我还真不习惯。”

浙江大学建筑系的学生刘瞻是个展览迷。“看,美术馆又有展览了!”刘瞻在网上看到消息,抽个双休日,下了火车就直奔上海美术馆。

喜欢陶喆的浙大学生郑慈航,坐一个半小时火车从杭州赶来,听完陶喆的演唱会,当天晚上就赶回去。“第二天一大早还有考试,幸好上海与杭州距离近,否则鱼和熊掌肯定不能兼得。”

苏州的金美芳是一位沪剧“粉丝”。50多岁的金阿婆几年前自己成立了一家震芳沪剧团,和上海沪剧院联谊。每逢上海这边上演大戏,金阿婆就会包车前去学习。

有人说,上海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演出和展览门票被江浙人包揽。上海旅行社总经理张建权告诉记者,“以前来到上海旅游的江浙人大多钟情购物、逛街,现在的品位提高了,许多人更喜欢去博物馆、科技馆、马戏城,更青睐上海大都会的文化之旅。”

而浙江的青山绿水,江苏的园林文化和历史人文古迹,也吸引越来越多的上海人卸下精神负担,回归大自然。

“以前上海人喜欢将日程排得满满的,走马观花,周末两天玩下来筋疲力尽。现在大家都喜欢个性玩法,找一个幽静的地方喝茶赏月,当天去当天回。”张建权告诉记者,上海旅行社正在联合上海同行推广宁波梁皇山景区,“等明年杭州湾大桥一通车,浙东这片美景又会成为上海人回归自然的好去处。”

复旦大学登山协会几乎每个月都会组织去苏浙两地的户外运动。“平时读书比较辛苦,每个月出去爬一次山,疯玩一阵,回来以后神清气爽,学习更有劲!”一位绰号“浙江游仙”的学生对记者说。

在杭州的大街上,记者仔细观察发现,“沪”字牌照的汽车特别多。公交车上,酒店里,侧耳到处可以听见“阿拉”的声音。杭州市政府早已取消西湖门票,还推出了针对杭州市民和上海市民的杭州公园IC卡,让上海市民也能享受到“同城待遇”。

来自上海市旅游委的统计数据显示,从苏浙两省来沪旅游的游客占上海年接待国内游客数的50%。江苏和浙江的情况也类似,长三角区域内的游客占江苏接待的国内旅游人数的50%以上,而这个数字在浙江省甚至达到了65%之多。这些数据说明,长三角地区正相互成为最大的国内客源市场和旅游目的地。

在上海充电提升,在苏浙创业养老

大学开学了,南京艺术学院的王静静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上海。在暑假的短期课程上,王静静报了一个英语口语班,在学习中她遇到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记者发现,上海成了苏浙两地大学生充电的钟爱之地。

“浙大同学一般都会来上海念‘新东方’,大家都来,也就形成了一种氛围。” 浙江大学学生刘瞻说。复旦大学的汪洋俊今年暑假在上海新东方念GRE,她说周围听课的有很多浙江人和江苏人。一直盘桓在新东方教学点周围的小摊贩也告诉记者,“上我们这里来买英语资料的很多都是浙江人。”

“学英语、学管理,在上海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周末经常来上海的徐蕾坦言,以前更多是想过来消费,现在更多是来充电。

上海同时也是吸引长三角人才的高地。

今年即将毕业的浙江大学城市规划系学生郑嘉乐告诉记者,开学后他要频频往返于沪杭两地参加各种招聘会和面试。他认为上海是一个国际大都市,已落户中国的世界500强企业大部分都把总部和研发中心放在上海。对于他这样渴望在一个国际性的平台上打拼的人而言,具有“总部经济”优势的上海是最理想化的地方,上海意味着机遇、挑战和一个令人憧憬的职业生涯。刘瞻也告诉记者,她班上今年有大约五分之一的同学在上海实习,很多同学毕业以后想去上海工作。

然而,并非所有的人都留恋上海。长三角其他城市对人才的优厚待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前去创业。

已毕业的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朱俊春就是放弃了在上海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杭州工作的。他坦言,工资当然是上海比杭州要高,但是杭州市政府最近提出的“生活品质之城,创业者的天堂”比较符合杭州的定位,也是吸引他回家乡的因素。

“杭州会成为上海的副中心,上海是跨国公司的集散地,那么作为浙江省的省会,杭州应该有集聚民营经济的力量,我看好杭州未来的发展。”朱俊春说。

小朱和小丽是一对大学情侣,毕业后小朱去了杭州一家企业,而小丽则留在了上海。平时两人忙于工作,每周或是两周见一次面。但他们的爱情,并没有因为距离而冷淡。

“我知道很多人不看好异地恋爱,但是我们并不认为我们的距离有多远。上海和杭州往来实在太方便了,路上最快不过一个多小时。我觉得这样也挺好的,平时一门心思努力创业,周末再到西湖边甜甜蜜蜜,或去上海新天地喝茶聊天。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更何况沪杭之间时空距离的缩短也让我们的心灵距离缩短。”小丽对记者说。

当年轻人为了事业奔波在长三角时,老年人则打起了去长三角等地养老的主意。一些“长三角人”认为,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浙江嘉兴居住,而在上海上班;或者在上海退休,去苏州、无锡养老。现在,一到周末,从上海赶往苏州、杭州方向列车上的人潮明显增多,就反映了这一趋势。

“我已经在苏州买了一套房子,打算过几年去那里养老。苏州房价便宜,花同样的钱在上海只能买一间小户型的住房,在那里可以买一套小别墅了。而且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人口不多,适合安度晚年。”上海某高中的退休教师李老师告诉记者。

李老师说,要是周围配套设施如医院、超市等能跟上来,在苏州医院也能刷上海的医保卡,那样的日子就更加完美了。

长三角“一体化”进行时

“一卡通”:现在上海人到无锡游玩,可使用一卡通。上海人在苏州的公交车上和杭州的部分出租车里可以潇洒刷一回。2007年下半年,长三角交通卡互通计划将拟定,研究制订兼容互通的技术标准,确定先在上海、杭州、南京三个城市的部分领域进行交通卡互通试点。

交通:今年6月,全长36公里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已全线贯通,把宁波至上海的陆路距离缩短120余公里。同月,苏通大桥顺利合龙,大桥建成后,从南通到上海浦东只需一个多小时。

信息:目前城市间的信息共享系统,已建立苏浙两省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的数据库和共享视频面试系统;集中长三角16城市主要报刊的文献资料阅览室也基本建立;长三角信息共享网于9月份正式开通。

社保卡:早在2003年,上海和无锡就签署协议,启动“无锡、上海社会保障卡互通互用”工程,目前两地社保卡互通在技术上已没什么障碍。《长三角区域信息化“十一五”合作规划》则明确提出,将探索区域内异地提取养老金、就医结算等相关事务,实现长三角社保“一卡通”。

人才:今年5月,长三角网上人才市场网“www.job739.com”开通,登录网页,输入岗位,点击搜索,就可以将苏浙沪三地所有的相关职位一网打尽。目前,上海市人事管理岗位资格证书已经在无锡、杭州、宁波等城市实现通用,而上海还将与苏浙开展社工、会展、信息管理等多个专业技术水平资格的互认。(实习生熊幸立 记者林颖)

 

来源: 解放日报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长三角"两省一市"多条"断头路" 影响区域经济合作
长三角GDP增速排行榜出笼 舟山以17%居榜首
长三角地区上半年进出口总值超过3500亿美元
加工贸易新政23日正式施行 有助长三角制造业转型
沪高速公路网加速对接苏浙 促长三角交通一体化
长三角、珠三角同处工业化后期的后半阶段
内需升温拉动经济增长 长三角继续领跑全国
长三角港口群竞争进入"服务时代" 区域竞争力增强
图片新闻:
山东炸响拆除小火电"全国第一爆" 每年可减二氧化碳排放320万吨
即将探月的“嫦娥一号”卫星模型首次展出 将传回月球照片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中国反垄断法出台 向垄断说“不”
· 第三届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农村计划生育网络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