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工业化蓝皮书《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05年中国省域工业化水平评价与研究》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蓝皮书指出,从中国七大经济区的工业化水平看,经济区间工业化差距明显,其中,长三角、珠三角同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后半阶段,不但远高于全国水平,也高于东部工业化水平。
遵循代表性、可比性和可行性原则,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综合多种工业化阶段划分的理论观点,提出了一套综合评价国家或者地区工业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其中选择了人均GDP,第一、二、三产业产值比,制造业产值占总商品比重,人口城市化率,第一、二、三产业就业比等五个指标来衡量地区工业化进程。并根据衡量工业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和相应的标志值,选用加权合成法来构造计算反映一国或者地区工业化水平和进程的综合指数;选择阶段阈值法进行指标的无量纲化;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工业化综合评价指标的权重。
蓝皮书将全国分为七大经济区,分别为:环渤海经济圈(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珠三角经济区(广东、海南、福建)、长三角经济区(上海、江苏、浙江)、中部6省综合经济区(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大西南综合经济区(重庆、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大西北综合经济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东北综合经济区(辽宁、吉林、黑龙江)。
从七大经济区工业大水平来看,长三角、珠三角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分别为85和80,同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后半阶段,不但远高于全国整体水平,而且也高于东部水平。环渤海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为70,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前半阶段。
(本文数据和资料来源于《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05年中国省域工业化水平评价与研究》第19~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