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中国接连出台4项措施反制美国对台军售 -印度驻华大使苏杰生:欢迎中国企业投资 中印将互设印度节中国节 -中国郑西高铁2月6日运营 创世界速度 监测系统可见6公里外石子 -A股迎来破发潮 创业板尴尬难免 国际资金逆势流入中国股票基金 -丰田中国宣布召回75552辆RAV4 频繁召回使丰田遭受"信誉危机" -住房保障法正起草 政府保障不力将追责 京节前"组合拳"调控楼市 -骆惠宁任青海省长 卢展工任河南人大主任 孙春兰任福建人大主任 -美国宣布售台武器 中国严正交涉 中国与各方就分区护航达成共识 -全球化指数中国内地排名40 "也门之乱"恐危及中国海上战略通道 -新条例实施前恐现拆迁潮 公共利益界定受关注 按市场价补偿不够
首页>>文化发展
电影《孔子》 引发众说纷纭 真的像恶评那样差?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2 月 01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孔子》剧照:孔子(周润发饰演)和他的弟子们

电影《孔子》 引发众说纷纭

1月22日,由胡玫导演、周润发、周迅、陈建斌、任泉等主演,投资额高达1.5亿元人民币的电影《孔子》在中国内地公映并且以2500个拷贝数创下中国电影发行史之最。影片迅速在民众中引发热议,首周票房为3800万元人民币,是个不好不坏的成绩;上座率也有满场、中等、没人看等不同说法。一时众说纷纭,毁誉参半。

影片真的像一些网络恶评所说的那么差吗?

公映前到刚刚上映几天后,在电影类网站时光网和影迷聚集的豆瓣网上,《孔子》被打出的分数都只有三四分,在以10分为满分的情况下,这无疑是极低的。更有年轻名人韩寒公开在博客上给出两分,他说《孔子》“无论从拍摄意义,商业利润,艺术追求,电影探索,教育启蒙,警世感人,视听震撼,娱乐消遣,记录历史等任何一个角度,都没有存在的必要,是一部完全可以抹去的电影”。舆论一时哗然。

但是,随着全国上映的渐次展开和网评的逐步冷静,新浪等网站上《孔子》的观众调查打分逐渐上扬到接近80分。而根据一些媒体在影院的随机采访,普通观众大多认为该片在优、良、中、差四个等级里至少应该位居“良”等,《南方都市报》的读者调查甚至显示,有71%的观众愿意向亲友推荐该片。

业内外人士公认,拍摄一部以孔子为原型的电影,难度是极高的,从数千年来已经被神化的“圣人”到“人”的转换,思想家和教育家身份的电影化描述,孔子本身经历的相对平淡等,都是制约的条件。而初期引发恶评的关键,主要在于排在《孔子》档期之前的美国大片《阿凡达》因尚未满足更多人尤其是年轻观众的观影需要便部分匆忙下线,《孔子》“被爱又被爱伤害”,一股反作用力使一些年轻观众对该片产生了先天的恶感。

力挺该片的人士认为,《孔子》选取了主角人生历程最重要的一段书写,传递出主流而又举世公认的价值观。影片整体风格基调是正拍,严肃,庄严,人物生气贯注,使人过目难忘。拍摄历史正剧从未失手的导演胡玫,表现出相当的视听语言素养,影片几乎每一个镜头的处理,都可以被列入教科书供参考。影片整体美术风格将清新自然的格调发挥到了极致,在道具处理方面的精细程度让人叹为观止。比如影片中出现的青铜器上的花纹雕刻,是全由人工一笔一画刻上去的。而影片收尾阶段,孔子与众弟子冰原上苦行的高潮戏,狂风搅雪,壮阔苍茫,烘托出圣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周黎明在《新京报》发表的文章认为,《孔子》“有礼有乐,高不可攀”,它有着“大片的外表、传记片的套路、教育片的内核、主旋律片的特色”,胡玫用心良苦,效果也不错。“而《孔子》的最大价值,是当做一部国学的课外辅导作品”,中国人确有借此“补课”的必要。

有位看了两遍《孔子》的普通观众建议大家“公正、理性”地对待该片,提出了观影的“七看七不看”,即:“不看热闹看诚意,不看场面看故事,不看明星看英雄,“不看圣人看文化,不看争议看共鸣,不看哭泣看感动和不看恶评看口碑”。这位观众的意见确实很有见地。

周润发等演员的表演受到极大肯定

尽管影片引发一些恶评,但对孔子饰演者周润发的表演,所有人都给予了高度赞扬和充分的肯定,无一例外。甚至有评价说,周润发的演技是这部影片最大的成功。大家都几乎忘记了剧组刚一发布由周润发出演孔子的消息时,排山倒海的反对之声以及当初“能够饰演孔子的演员还没有诞生”的观点。

有评论认为,周润发的表演大气传神,他高大的身材、宽厚的笑容以及身为大明星却透露出的难得的平民气质,使他很好地体现了孔子的情怀和精神。比如,在演孔子逃难途中歇息与众弟子闲谈自称丧门狗一场戏里,他的表现亲切、自然而有趣,其乐融融,堪称神来之笔,也极为符合人们通过《论语》想象的孔子的风神。

对其他演员的表演,也是肯定居多。如饰演南子的周迅、饰演季孙氏的陈建斌、饰演颜回的任泉,偶被指摘的也多是编剧对角色的创作和设置,而较少否定他们的演技,被批评的多为表演时“用力稍过”。

影片确有不完美之处以及硬伤

尽管据胡玫介绍,《孔子》的电影剧本历经33稿,编剧之一陈汗也表示,影片中虚构的情节占的比重非常小,90%的内容都是遵照史实来描写的,但影片被诟病之处仍然很多,如:

现在的拍法更多地体现了孔子政治家的一面,没能很好地展现孔子作为大儒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境界;还有观众认为,影片对孔子的思想及其意义、对儒家学说的社会背景、在当时的影响、与其他学派之间的辩难、孔子的心路历程等重要问题涉及得太少,虽然让一部两小时的电影来解决这么多问题未免强人所难。

由于《孔子》必须主题、史观正确,禁绝戏说;同时在目前国内影坛,它也应该对票房负责,这种艺术与商业、政治与娱乐的平衡,决定了影片什么都想要,又什么都不得不蜻蜓点水,造成影片相对来说比较平淡。

影片前半部分相对精彩紧凑,后半部分相对沉闷松散,缺乏整体感,而且孔子的人物性格不统一,前面文武兼修,后面却只剩狼狈奔逃。

几个大场面特效制作水准粗糙,如“夹谷之会”山谷里的齐国大军,“隳三都”行动中高台下公山狃军队的身陷火海等,虽然号称使用了好莱坞特效团队,但是这几处场景确实显得简陋,尤其是在超级特效大片《阿凡达》刚刚演过后,很容易让观众对比之下更加失落。

片中对孔子一生唯一绯闻“子见南子”段落的设置,编剧自己也承认仅仅是作为商业噱头;颜回为抢救落入冰河的书简身亡的段落,不够真实而且煽情太过。

此外,不少观众指出了影片较多的常识性硬伤,如呈45度角左右、“方便攻城人爬上去的”城墙;用于火攻被大量泼洒的油那时诞生与否;武士们竟然拉着三国时诸葛亮发明的连弩;字幕上孔子儿子的名字“孔鲤”被打成了“孔锂”;影片中竹简打开的方式不应从左往右而应为从右往左;片中孔子的弟子子路、颜回的死都不符合历史记载等。

应理直气壮地宣扬孔子精神和思想内涵

作为一部正面表现孔子的电影,几乎从它向公众宣布上马开始,就成为全国人民甚至世界人民都共同关注的文化事件。有人认为,如果电影《孔子》拍摄成功,对于华语电影来说,其意义应该不逊于《七武士》之于日本,《太极旗飘扬》之于韩国,《指环王》之于好莱坞。

然而由于种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从电影《孔子》的项目上马开始,围绕它始终有许多喧嚣:选谁扮演孔子?孔子是否武艺超群、能征惯战?孔子和南子到底有没有暧昧关系?《阿凡达》有没有给《孔子》让路?上映之初的网络恶评是不是被幕后黑手操纵?首周3800万人民币的票房是否属实?周润发给孔子后人下跪以及他说看《孔子》没有哭的记者“不是人”等等,一波一波的小道消息满天飞。而解玺璋在《北京日报》发表的文章认为,关注者、观众甚至出品方都忽略了影片自身的魅力对观众的吸引,羞于、耻于谈论影片正面表现的精神、理想、信仰,而这恰恰是最重要的。他说,影片最动人的地方,就是孔子终其一生对自己的信念、理想始终矢志不渝地坚持,即使不被人理解,不被人接受。“拍《孔子》的,更应该学习孔子的这种精神。说到底,理直气壮地宣扬一种精神并不难,难的是你是不是真的拥有这样一种精神,并准备用它指导自己的行动。”

胡玫曾经说过:“我们要用这部电影最终来向世界证明,中国人有能力为自己的历史中的一位伟人记录下令人感动的一幕。”《孔子》是否做到了这一点,相信每位观众都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据介绍,在中国百年电影史和几十年电视史上,只有一部费穆拍摄于1940年的电影《孔夫子》和拍摄于十几年前的电视剧《孔子》;而随着当下国学热和孔子复兴的大背景,更多全新阐释孔子的影视作品还将陆续问世,打头炮的电影《孔子》,也许可以给后来者提供教训和经验。

苗春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相关文章:
奥运冠军龙清泉质疑郑渊洁 称其读论语误解孔子
真实的孔子:不讳言草根出身 游列国如丧家之犬
虚火上升的"孔子" 不过是"文化热"的符号
《孔子》"失实"引争议 该拿它PK《阿凡达》?
图片新闻:
2010年春运1月30日起正式开始 客运量将超25亿人次(图)
中国十大最奢侈城市出炉 上海北京杭州前三甲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