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政府工作报告部署6大工作重点 十二五规划将由"国强"转向"民富" -未来3天强冷空气影响 华北等降温16℃ 京遭遇寒潮 18省区大雾 -今年重点缓解煤电供需矛盾 寒流坚挺煤价 煤企话语权能持续多久 -中国去年进口原油逾2亿吨 09年原油对外依存度首超50%的警戒线 -多家银行接通知 1月停止新增信贷 温家宝: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充裕 -中国11月减持93亿$美国国债 外储2.4万亿 官方否认千亿热钱涌入 -胡锦涛等九常委送别海地地震遇难中国英烈 -全国房价去年涨813元 均价涨幅均创新高 商品房销售额增逾75% -私人购新能源车补贴标准或月内出台 车市四大猜想 千亿金矿待挖 -股指期货合约交易规则全线亮相 保证金提至12% 十看点 受益股
首页>>文化发展
《孔子》"失实"引争议 该拿它PK《阿凡达》?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1 月 20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即将于22日公映的电影《孔子》昨天在南京举行了媒体看片会。这部自称“史诗巨片”,力图还原孔子形象的商业电影,注定要引发无数争议。昨天在看片会现场,记者已经见识到两种对立的观点和观影感受。

剧情:

“钻历史的空子”引争议

所有“史诗大片”都要面对失实的质疑,《孔子》也不例外。此前有孔氏后人质疑电影虚构南子情节有损孔子形象,威胁要对簿公堂;近日学者鲍鹏山看过试片后称自己“崩溃”了,指责电影6处失实,而编剧陈汗则言辞激烈地回应:“不要当别人是白痴,自己是大师。”

平心而论,既要还原两千多年前的历史人物,又要引发现代人的兴趣,《孔子》要在尊重史实和艺术演绎之间找平衡,的确难度很大。

影片的一大看点是“子见南子”,历史上对此事的记载只有“子见南子”四字,这就给电影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电影中南子语言机敏,但明显带有挑逗,而孔子的对答则体现了他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追求,语言交锋精彩,使人物形象变得更为丰满。

而展现史实的败笔在于“夹谷会盟”。在这次会盟中,孔子起到了关键作用,历史远比电影表现得更复杂、更血腥,但是电影中孔子三言两语就挫败了齐国的阴谋,反而显得不可信。一段历史的风云际会,在电影里被简单化了。

历史上,颜回和子路去世,都发生在孔子回到鲁国之后,而影片则把他们的死安排在孔子周游途中。鲍鹏山对此也提出质疑,认为不符合史实。编剧之一的何江燕表示,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就给编剧留下了演绎空间,电影必须要“钻历史的空子”。而导演胡玫则反击鲍不是专家而是“砖家”,称如果完全按历史来拍,电影就不存在了。

艺术表现:

孔子有点“脸谱化”

在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导演胡玫便说,《孔子》是一部有诚意的电影。在看片中,记者确实感受到了这种诚意,但整部影片看下来,感觉《孔子》有诚意却功力不足。

导演为了让孔子这样一个具有文化符号意义的人物融入商业片当中,的确设计了很多精巧的噱头,比如有节制地放大了“子见南子”的情节,让周迅为这部男人戏增加了一点亮色。又如,为了削弱文戏过多的沉闷气氛,导演设计了孔子的“武功”。其中,“射箭”以及孔子击溃公山狃之役、巧设计策赢得夹谷会盟的段落,都是影片中的亮点。

不过,诚意归诚意,影片的整体叙事方式显得过于平淡,全片并未能完全展现出孔子的人格魅力。对于周润发扮演孔子是否合适的争论,从影片未开拍便不断见诸报端和网络,随着电影在各地试映,越来越多的网友对周润发的表演及是否合适出演孔子有不同看法。

几位媒体记者都认为,在《论语》记载中,孔子与弟子对话十分生活化,言语幽默风趣,可能因为编剧取材的原因,周润发没办法施展这方面的幽默才华,而总是板着脸,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给人一种脸谱化的感觉。

整个影片围绕孔子的编年时序铺陈,着力讲述孔子的仕途和游历两部分内容。但是,正如一位观众所质疑的,整部影片能看到孔子的弟子追随着他四处奔波,却没有看出孔子究竟有什么样魅力,能够让弟子们如此执着地追随,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影评人舒克认为,作为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很多思想和理念在民间流传很广,影片中着重讲了孔子周游列国的苦难经历,但对在其游历过程中如何传播思想却少有表现,没有勾勒出一个思想家、教育家的形象。

南航社会学副教授张杰对记者说,孔子的思想是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体现出来的,这些对话相当鲜活,有伤情感怀,有轻松幽默,如果用这些精彩言语勾勒一个孔子的轮廓,那便是一位具有高尚理想同时又极具人格魅力的人。可惜影片并未能让我们看到一个活生生的孔子,反倒是一个有些“高大全”的孔子。

影评人:

别拿《孔子》PK《阿凡达》

“啊呀,看了《阿凡达》,再看《孔子》,觉得太没劲了。”一走出剧场,一位80后媒体同行就表示失望。

虽然胡玫公开表示“不怵”《阿凡达》,但仍难掩她对票房的担心。网上有人将《孔子》与《阿凡达》的“档期相撞”称为:一场东西方文化的较量,也是一场东西方电影水平的过招。

其实,昨天在德基新街口影城,有幸先睹《孔子》的媒体人员声音很多,没有出现贬《三枪》式的一边倒。有的说:孔子是个过去了两千多年的人物,历朝历代,一会儿被奉为圣人,一会儿被贬为“毒草”,要拍好这样一个人物不容易。胡玫明知这是一个难啃的骨头,还是迎难而上,勇气可嘉。也有的说:都知道娱乐片赚钱,但《孔子》没拍成娱乐片,而是质朴地再现了孔子的形象,难得,但它与我们的期望值还有差距,毕竟,《阿凡达》把人们的胃口吊高了。一位年长的女性同行则认为:影片把孔子的一些思想精华放在特定的历史情景中去表现,对中学生了解历史人物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我想让女儿去看看。这比让女儿单纯死记硬背《论语》中的句子好多了。

“不可比,也不用比。”影评人舒克强调,《孔子》和《阿凡达》,一个表现的是历史,一个表现的是未来,未来是不知的,当然可以天马行空地想象,而《孔子》必须忠于史实,不能随便瞎编。如果恶搞一下,给孔子安上谈恋爱的情节,那更要遭骂了。观众的选择很简单,如果你想娱乐,你就去看《阿凡达》,如果你想了解历史,就去看《孔子》。只要有文化诉求的人,看了这部片子,觉得有收获有感悟,那它就成功了。不能简单地以票房的高低来评价两部影片的好坏。

如果说,影评人的声音是客观理性的,那观众的心态是否也如此呢?22日即将正式上映的《孔子》,能否得到《阿凡达》一般的超级追捧呢?我们拭目以待。

本报记者 张粉琴 徐 宁王宏伟

来源: 新华日报

相关文章:
《孔子》“失实”引争议 该拿它PK《阿凡达》?
学者质疑《孔子》常识错误 编剧称“孔子没反对”
胡玫史诗巨制《孔子》全球首映
查小欣爆料:利用《孔子》,王菲周润发互相炒作
《孔子》试映反响差:剧情平淡台词乏味特效无惊喜
《孔子》主题曲被批“胡改诗貌似古朴意思不通”
<孔子>海报曝光 发哥大气射箭周迅明媚动人
汉语成全球宠儿 孔子学院让中华文化走出唐人街
孔家后人欲告《孔子》剧组 谴责孔子南子暧昧戏
图片新闻:
新疆北部出现60年一遇暴雪天气 积雪达在50厘米以上(组图)
海地地震遇难中国维和警察遗体送别仪式举行[组图]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