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国务院发意见:积极推动国有电影企业重组上市(全文) 15个股最受益  -海地收殓15万遇难者 埃塞俄比亚空难找到34具遗体 非人为破坏 -多央企5年内退出宾馆酒店业 涉及资产达千亿 宝钢国航无一例外 -多省市表态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带三大利好 -工信部驳斥"中国政府参与黑客攻击" 答问 美印恶炒中国30万网军 -楼市调控保障性住房或动真格 南宁或率先试点取消商品房预售 -2月8日国内油价面临降价窗口 国务院参事:石油三大巨头应该合并 -首批28只股解禁洪峰将至 创业板本周破发 期指开户望春节后启动 -青海湿地遇毁灭破坏 记者采访遭政府干预 辽宁丹东发现大型金矿 -证券公司筹备融资融券 春节前上报 证监会将窗口指导 业务环节
首页>>文化发展
虚火上升的"孔子" 不过是"文化热"的符号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1 月 26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虚火上升的“孔子”

孔子最近有些大热。从孔庙里接受众人膜拜的大成至圣先师,到周润发的飘飘玉立乃至偶尔露峥嵘;从据说“抢线”上映的电影《孔子》,到尚未播出的电视剧《孔子》、《孔子春秋》,以及计划春节开讲孔子的百家讲坛……相关各方都宣称,自己是在“还原”孔子的一生,是在眼睛向内寻找一个民族失落了的文化精魂。甚至,2000多年前的孔子还被赋予了组织社会、重建价值、文化复归的重负。

很愿意相信影视创作的努力。穿越了2000多年时空依然鲜活在当今人们家常日用中的孔子,即便撇开政治方面的考量,似乎也应该有这样连缀、贯通、教化的能力。放眼今日世界,孔子学院之遍地开放也印证了孔子形象、传统文化某种程度上的超越性、普适性。

然而,眼下的“孔子热”,却是颇有些古怪。不是孔子本身“热”,而是演孔子的人“热”;不是孔子的理想情怀“热”,而是孔子的名头轶事“热”;不是孔子代表的传统文化“热”,而是孔子可能带来的经济利益更“热”……换言之,这个当口儿的“孔子热”,就是一阵儿虚热,骨子里依然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娴熟套路。至于一般民众,他们可能十分乐意修习隔膜的“礼”与“仁”,不过因为习惯于充当沉默的大多数,也不排除“被热”的可能。他们看《孔子》,可能更在意扮孔子的周润发而不是屡屡不遇于时的孔子。

中国的尊孔,按照儒林人士自己的说法,大约酝酿于20世纪80年代的末期,而大盛于今。二十多年来,从学者的书斋注疏到公开的讲坛说法,从殿堂的祭拜如仪到影视的具象写真,走下了神坛的孔子,其走向民间的路径倒也大体上脉络清晰。早些时候,可能看到了道德的滑坡,遂想到“克己复礼”;看到了社会的冲突,就希望“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感觉到理想的邈远,则以“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作为排解……那个时候,人们更愿意以孔子及其附带的传统资源作为当下社会的某种补益。而到后来,则不免沦落为生意经,成为可以精确计算的利益争夺。

于丹说孔子的时候,此种计算已经十分明显,相关各方均赚了个盆满钵满。而在眼下这轮孔子热中,各路影视神仙争夺“孔子”阐释权、分食孔庙冷猪头肉的劲头更大。先是传出孔子直系多少代孙辈认为《孔子》剧组演绎“子见南子”感情戏是对孔子大不敬,再就是学者鲍鹏山与《孔子》编剧的文字口角,刚刚又传出《孔子》为抢档期挤下票房火爆的《阿凡达》……云云,商业时代擦出的每一朵小火花,都是经过精确计算的虚火、欲火。即便是鲍鹏山与《孔子》编剧的学术讨论,也念念不忘宣传其即将在百家讲坛开讲孔子——瞧,还是生意经。

在这些口水里边,很难找到孔子在《论语》中一再倡导的“好古敏求”、“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宣布要“还原”孔子的影视剧,其实并无道德重建以及文化建设的雄心,到头来,很多“还原”往往成为“戏说”。有趣的是,几乎所有的“戏说”剧都会辩称:圣人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仿佛不如此,圣人就不会走下神坛。究其实,不过是出于票房或者收视率考虑而做出的演绎而已。其所关注者,只是一个个已经比较热、可能会很热、一定要炒热的话题。这个话题做完,很快呼啸而去,寻找下一热点。可见,指望通过影视剧的热闹来带动文化的复归,很难。

吊诡的是,很多的文化热点、历史人物,似乎不经过影视剧这一番顺风撒土就不会大热起来。清朝诸帝、纪晓岚其人大率如此。孔子似乎也不例外。尽管已经在中国的大地上微微弓着腰、“鞠躬如也”地站立了千年之久,尽管已经经历了上个世纪初叶的“打烂孔家店”、解放以后的全民“批倒批臭”,尽管如今的孔子学院已经开办到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可人们依然需要一个能够承载想象的活体形象。至于热了以后的事情,如何在当代社会中植入传统文化的因子,如何使孔子思想实现学者王元化所说的“创造性转化”,似乎不再有人关心。即便关心,也分轻重缓急。

比如,日前有网友在财政部网站发现,“孔子学院网站”项目中标金额高达3520万元,而据中国互联网协会交流与发展中心主任胡延平称,做这样一个网站“任何一个个人站长来做,连10万都用不了”。教育部直属单位国家汉办随后回应称,这些巨额资金包括网站后期开发推广云云。不管怎么解释,恐怕不能逃脱一个“不差钱”的评价。可见,穿越时空的孔子热、匡正世道人心的孔子热、恢复国人文化自信的孔子热,亦有助力建设“史上最贵网站”的功劳。

说到底,孔子不过是这一轮“文化热”的一个标签或符号罢了。这样的文化标签或曰文化符号其实很多,庄子、老子等等都是,甚至包括眼下同样大热的曹操,也一样被标签化、符号化了。只不过,这个时候选择孔子,可能有更多社会心理、文化认同上的考量而已。类似“孔子热”这样的文化喧嚣往往止于呼号,缺乏相应的制度、文化、理念上的建设。而且,这样的“热”更大意义在于眼球率,其在传播文化的同时不免存在割裂、扭曲之嫌。

各地诸多文庙大大小小,殿宇前那尊孔子像造型大同小异。为什么我们能够雕塑出形制大体接近的孔子雕像,却很难真正与这位古代哲人心息相通?遗漏误读在所难免,但如果总是故意的遗漏、刻意的误读,则永无接近孔子、亲炙传统文化熏陶的机会。什么时候,我们能真正迎来传统文化的复归,而不仅仅是一种情绪的虚火上升?

胡印斌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相关文章:
剧情沉闷特效粗糙 《孔子》"和谐"成唯一亮点
《孔子》口碑不佳票房平淡 网友只打出3.9分
孔子正被消费和包装:凡和他挂钩的都含经济价值
《孔子》“失实”引争议 该拿它PK《阿凡达》?
学者质疑《孔子》常识错误 编剧称“孔子没反对”
查小欣爆料:利用《孔子》,王菲周润发互相炒作
《孔子》试映反响差:剧情平淡台词乏味特效无惊喜
汉语成全球宠儿 孔子学院让中华文化走出唐人街
《孔子》将上映 胡玫明年拍电影版《红楼梦》
开幕式侧记:孔子故里庆全运 科技梦幻动泉城
图片新闻:
中国大城市人口严重“超载” 专家建议适当限制流入
世界房价最高十大城市:蒙特卡洛第一孟买入选 北京落选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