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国家汉办昨天在京宣布,将组织海内外相关领域学者共同翻译《五经》,并计划在三年半内首先推出英译本。这也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政府首次在世界范围内组织开展对中华核心文化典籍的翻译工作。
昨天上午,由国家汉办组织成立的《五经》研究与翻译国际学术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开幕,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和以色列等国家的30多位知名学者,将在3天会议期间具体商讨翻译的进程安排。
据国家汉办主任许琳介绍,在几位知名中外学者的倡议下,2008年夏,国家汉办暨孔子学院总部正式立项《五经》翻译项目。
许琳指出,《五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迄今为止,一套适应世界各国人民学习、了解中国文化需要的多语种《五经》译本却不存在。“我们必须出版一套全新的现代译本,只有这样,中国文化的重要价值才能被国际社会充分认识,并真正接受。”她说。
■名词解释
《五经》指除了汉以前失传的《乐》以外的《诗》、《书》、《礼》、《易》和《春秋》。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公认为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经典,中国思想体系形成和帝国体制建立的主要理论依据,也是很多世纪以来国家科举取仕的考试科目。新华社发
■解读
教育部称开展翻译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过分
《五经》对当今世界仍有启示意义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指出,与以色列古经《摩西五经》和印度古经《四吠陀》相比,《五经》在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性毫不逊色。但与前者不同,《五经》所表达的是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的思想,对当今世界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开展《五经》翻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怎么说都不过分。
国家汉办主任许琳透露,国际学术委员会将首先对《五经》进行英译,将原文翻译成符合时代语言特色的译本,力争做到能够被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理解并接受。根据英译本并参照经文底本,将组织人员翻译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希伯来语、印地语和马来语。
她强调,正式出版的每一译本都将附有一篇导读性的前言,介绍该经的历史背景及重要性。译本不加注释,译文必须做到读者能够通过阅读经文而自明其义。特别重要的经文异字将在页边空白处标明。如果必要,校勘记将另行出版。
据悉,选定翻译的《五经》经文约70万字,译成英文约100万个单词,2500页。英文之外语种的译本会有所不同,将在英译本定稿后尽快启动。新华社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