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并蓄,因地制宜,提炼传统工艺和材料,借本土力量做会战的法宝
“光用我们自己的一套办法还不行,必须得因地制宜。”正如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王力军所言,文物保护不单只是外来技术的介入,更应是根据文物本身及文物所处环境来制定对策。这番感悟来源于“羌族碉楼与村寨抢救保护工程”的实施。
在对桃坪羌寨进行灾后勘察时,王力军发现,桃坪羌寨中越古老的建筑受损程度越小,新建筑反而受损程度比较大。深入考察,发现村寨民居每户房屋的施工都不尽相同,一面墙由成千上万的当地片岩盖成,有的是由一层厚的石头、一层薄石头垒成,有的是中间用薄石头、两边用厚石头。石片与石片之间的缝隙,地震发生时可以通过相互传导来消解地震带来的破坏力。
专家组还做过一个实验,找来几个当地工匠,让他们现场砌墙,无需垂墨吊线,只凭经验和目力。工匠砌出的石墙,平整笔直,棱角分明。经过仪器测量,这面墙竟然最坚固。“羌族的传统建筑具有一定的‘反现代’意义。其中很多传统工艺和材料特性都与抗震有关。所以我们要赶紧提炼出来,要保护下来。”王力军他们大胆提议:不如让本地工匠来修,这样还可以为四川民族地区培养一支以当地工匠为主的民族文物建筑维修队伍。
今年4月初,由专家编撰的《桃坪羌寨灾后重建维修导则》册子发到理县工匠手里。《导则》中,详细分解了桃坪羌寨从民居、碉楼、官寨、寺庙到栈道等各项建筑的施工方式。
“有了这个册子,自己动手修村寨,更有把握。”已有10年砌石经验的理县工匠陈朝文说。接下来,陈朝文将和当地的70多名工匠一道,成为羌寨的守护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