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万年前,莱诸盆地庞大的恐龙家族为何突然灭绝?山东省诸城市的第三次大规模恐龙化石发掘,或可揭开这一旷古之谜——
诸城恐龙化石群探秘
本报记者 徐锦庚 马跃峰
陈列于诸城恐龙博物馆的“巨大诸城龙”骨架。徐锦庚摄(人民图片)
不久前,一个罕见的恐龙化石群,在被誉为“中国龙城”的山东省诸城市露出真容,牵动了世人目光。
4月1日,记者来到位于诸城库沟村的龙骨涧发掘现场。从2008年1月迄今,科考队就一直在此进行诸城的第三次大规模恐龙化石发掘。目前,已挖掘面积近1万平方米,发现大量恐龙化石,已确认的就有7个恐龙属种,包括角龙、鹦鹉嘴龙、虚骨龙等,有些属种化石填补了恐龙研究领域的空白。专家表示,在这里发现的恐龙化石数量之多、富集度之高、种类之丰富,均为世界之最。
经专家论证,诸城地区晚白垩世地层发育齐全,化石的典型性、稀有性、代表性非常突出,对于研究白垩纪晚期恐龙大灭绝至关重要,对研究古地理、古气候也有重要科研意义。
新发现高10米、长20米的恐龙骨骼
“我与恐龙打了一辈子交道,走过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恐龙化石发现地,像龙骨涧这样大规模的恐龙化石群,这么多的种类,这么高的富集度,还从未见过!它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已发现的曝露面积最大的恐龙化石群。”在发掘现场,科考队领队、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被业内誉为“恐龙王”的赵喜进教授告诉记者,这已经是对诸城恐龙化石的第三次大规模发掘了,每一次发掘都有惊喜。
第一次发掘始于1964年秋,经过在龙骨涧一带的3年发掘,多达30吨的龙骨被运回北京,部分龙骨被装配成两具恐龙骨架,分别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和山东省博物馆,其中一具骨架高8米、长15米,被命名为“巨型山东龙”。1989年4月至1991年11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诸城组成联合科考队,展开第二次发掘,并于1992年5月合成一具高9.1米、长16.6米的恐龙骨架。这具目前世界上最高大的鸭嘴龙骨架,现陈列于诸城市恐龙博物馆内,赵喜进将其命名为“巨大诸城龙”。
前两次发掘,共出土50多吨恐龙化石,装配起4具恐龙化石骨架。赵喜进介绍说,第三次发掘除了发现大量恐龙化石外,最让人兴奋的是,科考队竟在一个约20多平方米的范围内,发掘出比“巨大诸城龙”更粗更长的鸭嘴龙股骨、肱骨、肋骨、胫骨、肩胛骨化石,这些龙骨化石很可能源于同一具恐龙。“我们计划在今年6月完成装架,这具恐龙骨骼高达10米以上、长约20米。我打算将其命名为‘中国龙’。”赵喜进说,这具“巨无霸”一旦装架成功,将震惊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