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各地为拉动需求降电价 传发改委将规范 五大电力不接受电煤价涨 -央行再下调"双率" 公积金贷款利率0.18个百分点 调整表 解读 -我国外储5年来首降 或因海外投资增多 对非正常流出外资要严控 -全国将统一取消养路费 出租车份钱核减 -人大常委会审议社保法侵权责任法等8项草案 -财政部大规模筹资方案已呈国务院 4万亿方案明年三季度起作用 -国务院鼓励房企合理降价促销商品房 确定保障性住房时间表/全文 -国务院向人大报告应对金融危机情况 百名专家详解应对金融危机 -中国将投5万亿再建4万公里铁路 儿童火车半价票身高线升至1.5米 -153亿股本周解禁 海通等超10亿 机构抛逾39亿中石油中石化股票
首页>>文化发展
2008年成"山寨年" "垃圾文化"还是"民间智慧"?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12 月 23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创意还是剽窃

一项调查显示,38.9%的公众赞同“山寨文化”是“草根文化”的体现,29.3%的人认为“个性”是“山寨文化”的核心。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秦勇认为,“山寨产品”并不是完全的盗版和剽窃,其中包含着大量创新和创意的成分,只要没有明显侵权和恶意毁谤,对于这种创造性应该给予一定的空间。山寨文化自有其流行规律,顺应规律进行疏导,比强行压制更有益于今天的和谐文化建设。

对此,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也认为,不能把“山寨文化”简单地理解为盗版与抄袭。“山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原产品的一种戏仿,它对主流文化既有一种迷恋,同时又带有嘲讽。“山寨文化”体现出了文化的多样性,在以一种戏仿方式反讽主流文化现象的同时,“山寨文化”往往能发出民间的声音,并照鉴主流文化的不足。

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这种新兴的文化现象持警惕和保留态度。他们认为,尽管“山寨产品”有着功能全面、容易操作、成本低廉等优点,但不论是从商业行为还是文化创意品的角度来看,“山寨文化”中都包含着相当程度上的剽窃和颠覆因素。这些消极因素,是对知识产权的侵犯,是对我国法制化进程的阻碍,更是现代文明、道德良知的一种集体退化。

“‘山寨文化’的玩法,离抄袭已经不远了。所以,抵制‘山寨文化’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事情。”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包晓光教授说,“山寨文化”以极低的成本模仿主流的文化,并以迅捷的速度占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空间,“‘山寨’能代表中国创造的未来吗?它本质上不过是一件‘皇帝的新衣’。试问,谁敢对‘神舟七号’‘山寨’一个?”

“山寨文化”何去何从

“山寨文化”何去何从?近日,一项有2169名网友参与的在线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山寨文化”,56.9%的公众认为应该任其发展,19%的人认为应该制止其继续蔓延,还有24.1%的人觉得“不好说”。

“要问‘山寨文化’向何处去,我们必须先问为什么‘山寨文化’能够生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文艺理论家陆贵山强调,“山寨”不仅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更是一种集娱乐与非主流为一体的生活态度。“山寨文化”的精髓是多元融合、多元共生,它巧妙地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捕捉到了人们的猎奇、从众等社会心态,形成一股备受关注的潮流和态势。但“山寨文化”毕竟是一种以模仿为内涵的文化现象,能否经得住市场的考验,还有待时间检验。

一些专家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山寨文化”中娱乐成分多,文化因素少;消费心理多,文化创新少。从保护知识产权的角度出发,一些涉嫌触犯法律的“山寨产品”,有被规范的必要,一些打着仿造的大旗,以与仿造对象极端相似的风格与微弱差别的包装来蓄意误导、欺骗顾客的产品,更应该迅速叫停。

有学者预测,“山寨文化”无外两种发展态势,一是从娱乐到搞笑再到消亡,这种“山寨文化”不过是披着一层华丽画皮的“垃圾文化”;另一种是走出仿造,走向创新,最终成为市场竞争主体,这样的“山寨文化”才是前途光明的“民间智慧的文化之旅”。(李舫张健)

来源: 人民日报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再揭"山寨林散之"黑幕 千元赝品三四万卖出
"山寨春晚"将在线直播 特型演员戴墨镜出场
春晚语言类节目三审 姜昆唱"相声"蔡明侃"山寨"
"山寨""雷人"引视觉疲劳 各方争锋热词命运
"山寨春晚"或电视转播 观众决定争议节目去留
山寨风何以刮进了《新闻联播》五成网友看好其前景
网络调查:“山寨文化”褒贬不一 “粉丝”壮大
图片新闻:
中国大部遭寒潮袭击 局部最高降17℃ 天津遭50年不遇暴雪
中国推出"准就业"机制拟解决百万大学生就业问题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