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同心,其利断金。趁着帝尧派他的九个庶出的儿子,假借探望娥皇、女英之名,实为收集情报的时机,三人和九男结成了统一战线。至此,帝尧“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的如意算盘彻底破灭了。
事情的真相终于慢慢地显露出来了。帝尧如此苦心孤诣地笼络舜,一方面是要利用舜部落的实力对付帝国的政敌,另一方面是在舜部落中间安插绝对的亲信,负责监视舜部落的一举一动—毕竟,舜部落的先祖乃是黄帝的次子昌意,昌意的儿子颛顼做过最高国家领导人,舜部落的身体中流淌着高贵的血液。先祖的业绩成为该部落内心深处最大的荣耀和失落,这荣耀和失落慢慢沉淀,慢慢发酵,从而成就了该部落的最大梦想—梦想着反攻倒算的那一天。帝尧身为政变始祖,对潜在敌人的敏感超过任何一位当权派,因此预先在舜部落中埋下了定时炸弹。只不过,帝尧低估了貌似忠厚的舜的野心和能量,他没有想到,与之结盟的这个重瞳之人,才是他一生中最可怕的对手!
即使和舜联姻,帝尧仍然没有全心全意地信任舜。他对舜的“考察”暗含杀机:帝尧把除掉四凶的艰巨任务交给了舜,原指望让他们互相残杀,自己坐收渔翁之利。。没想到舜非常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舜的办法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们不是凶吗,我就把你们流放到四千里外的边远地区,让你们去抵御人面兽身、四只脚的魑魅,让你们比一比谁厉害!帝尧又专门挑选暴风雨的天气,派舜一个人穿越荒山野岭和原始森林去出差,如果舜在山林中被野兽吃了最好,即使没有被野兽吃掉,迷了路的话,也可以以耽误公事的罪名顺理成章地治舜的罪。没想到舜毫发无伤,成功地穿越了密林。
舜利用在朝中做司徒的机会,开始结交大臣,积极培植自己的党羽。《史记》载他“遍入百官,百官时序”—管理百官,百官的事从此有条不紊;“宾于四门,四门穆穆,诸侯远方宾客皆敬”—在四门接待朝觐的诸侯宾客,四门处处和睦,一派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
帝颛顼的后代有八大贤人,号称“八恺”;帝喾的后代也有八大贤人,号称“八元”。帝尧主政期间,对这十六族深怀戒惧,生怕他们拥有的家族能量对自己的统治形成威胁,因此处处打压,十六族没有出头之日,倍感郁闷。舜一担任司徒之职,立刻拔擢十六族,让“八恺”主管土地这一帝国的命脉,让“八元”主管帝国的伦理教化。舜通过十六族,将经济命脉和政治命脉牢牢地控制在了自己手中。
三年后,舜的羽翼已经丰满。在百官的拥戴之下,89岁的帝尧不得不让舜摄政。舜甫一摄政,立马展开了一场残酷的政治大清洗:将掌管土木工程的首席建筑师共工流放到北方的幽州,以改变北狄的风俗;将重臣驩兜流放到南方的崇山,以改变南蛮的风俗;将蚩尤的后裔三苗流放到西方的三危山,以改变西戎的风俗;将禹的父亲鲧流放到东方的羽山,以改变东夷的风俗。然后舜制订了严格的刑法,至此,帝国的领导权全部归于舜一人之身,帝尧成了一名被架空的荣誉皇帝。
28年后,帝尧驾崩,服完三年国丧,舜登基为帝。
在这31年之间,虽然舜已经摄政,但是帝位仍然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阴影。《史记》的记载是:“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这是一段似是而非的记载,“权授舜”是其中的要害。权者,权且,姑且。显然,帝尧并不甘心将帝位拱手相让给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舜,即使舜羽翼丰满,即使舜已经摄政,帝尧仍然寻找世袭的一切机会。否则很难解释自黄帝六世而传至帝尧,帝尧以前全是世袭,为什么单单到了帝尧却要改变祖宗成法呢?丹朱也并没有闲着,而是积极配合帝尧的行动,招兵买马,笼络人心,准备向摄政王发起最后的总攻。
服完三年国丧,舜慑于丹朱的政治合法性和一定的实力,避居于都城以南的南河。《史记》在此处的记载是:“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显然,这是舜和丹朱斗争的生动写照,两人都在争取诸侯,养精蓄锐,等待时机,进行最后的总决战。
决战的具体战况《史记》没有记载,但是西晋初年,一个叫不准的汲郡人盗掘战国魏襄王墓,从而出土了竹简小篆古书十余万言,被称为“汲冢古书”。其中的《竹书纪年》对尧、舜的政权交替另有说辞。《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与孔子篡改后的鲁国史书《春秋》不同,《竹书纪年》详尽地排比了上古史事。关于尧、舜之间的故事,古本《竹书纪年》记载:“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这是一条远古传来的极其重要的消息。
帝尧尚未驾崩,舜就发动了血腥的军事政变,囚禁了帝尧,又镇压了丹朱的勤王之师,将丹朱囚禁在都城西北15里的地方,这个地方因此被称为“偃朱故城”,不让这个合法的皇位继承人和帝尧相见。舜顺理成章地登上了帝位。
这就是第一次“禅让”的真相。韩非子在《说疑》中一语道破真相:“舜逼尧,禹逼舜。”
但是,冥冥中似有定数,舜的晚年同样重复了帝尧的命运。这就是所谓的第二次“禅让”—舜“禅让”给禹。
文章摘自《趣读史记:十大悬案揭秘》(河北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