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袁可嘉出生于浙江慈溪,1946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外语系,1946年起至1950年在北京大学西语系任教。1991年从中国社科院退休。著有《西方现代派文学概论》、《现代派论英美诗论》、《论新诗现代化》、《半个世纪的脚印———袁可嘉文选》,主编《欧美现代十大流派诗选》、《现代主义文学研究》等。
“九叶派”代表诗人、著名翻译家袁可嘉于美国当地时间11月8日在纽约去世,享年87岁。随着他的离去,曾经名噪中国诗坛的“九叶派”诗人已只余郑敏“一叶”了。
袁可嘉1946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国语文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前几年,老先生到美国和女儿团圆,没想到就在异乡离开了我们。”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昨天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说,“老先生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现代派特点是深刻的片面性,片面的深刻性。”
1948年,以《中国新诗》为中心的九位诗人亮相中国诗坛,他们分别是辛笛、穆旦、郑敏、杜运燮、陈敬容、杭约赫、唐祈、唐湜、袁可嘉。1980年代,他们9人的诗歌合集《九叶集》出版,“九叶派”由此得名。“我们这个所谓的‘九叶派’组织非常松散,出了《九叶集》之后我们还是各写各的。现在九叶已经凋零了七叶,只剩下我和袁可嘉两人了,但我觉得我最感觉寂寞的,不是人而是知识的寂寞。”郑敏在一次采访中曾这样感慨———而随着袁可嘉的离去,“九叶派”中她已是“一叶”仅存。
“九叶派”大都是校园诗人出身,他们深受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陶冶,力求突破传统的主观抒情的方式,追求现实性、象征性与哲理性的结合。文学史通常认为“九叶派”在艺术探求上很有价值,拥有一批艺术水准较高的诗人诗作,对新诗的表达方式以及诗学观念都有大的突破。
除了《九叶集》,袁可嘉还曾出版个人诗集《半个世纪的脚印》。袁可嘉集翻译家、诗人和评论家三者为一身,特别是对西方现代诗歌翻译,袁可嘉译诗对诗歌韵味的丢失极少。他曾说:“翻译诗歌不是一种不可能的传达方式,而是一种不完美的传达方式而已,翻译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一样,所追求的是要超越那不完美的境界。”对于翻译,他说:“文学翻译是一种很特殊的行业”,“一个好的文学翻译家应当是通晓母语和外语,熟悉中外历史文化,有较高创作才能和研究功夫的作家兼学者”。袁可嘉曾坦陈:“我研读中外的现代诗,创作现代诗,提出新诗现代化的理论,翻译和评论西方现代派诗和文学,评价冯至、卞之琳、穆旦、陈敬容等诗人的作品,目的都在于推进新诗现代化,使我国的现代诗在与世界的现代诗接轨的同时仍然保持我们民族和时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