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冰心散文奖”背后的故事
鼓励年轻散文作者是冰心遗愿
“冰心散文奖”是如何建立的?它的建立与冰心有何具体的联系?最初一笔奖金由何而来?记者昨日专访了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周明,听他解密背后的故事。
记者:设立“冰心散文奖”最初的意向是如何得来的?
周明:冰心老人在世的时候,有一次叫我去她家,跟我说她希望能够设立一个奖项,鼓励写散文的年轻人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好。因为我一直在做散文方面的工作,她就问我设立奖项怎么样?我说挺好的。她说:“我这里有些稿费,你就用来当奖金吧。”我当时说不能拿,老人一辈子总在捐钱,自己手头并不宽裕。我就说留给吴青他们吧,冰心老人笑着说:“他们有我这些家具呢。”老人的家具已经非常旧了。为了要捐这个钱,老人还把几个孩子叫到身边,问他们的意见,孩子们说:“我们没有意见,听娘的。”她的那几个孩子把她叫娘。后来,事情还没正式实施,老人就过世了。吴青他们几个又找到我,依然把老人的几万块钱稿费捐出来当了奖金,后来我们又凑了一些,就这样,成功举办了第一届,这就是“冰心散文奖”成立的故事。老人家真是不容易。
记者:“冰心散文奖”的评奖机制是怎样的?如何操作?
周明:以这届为例,我们共收到500多篇投稿,经过初评后,邀请知名的散文评论家和散文作家组成权威的评委会,作品通过晋级产生。今年在“冰心散文奖”名额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优秀散文奖,就是为了完成冰心老人的愿望,多鼓励年轻散文作者奋进。至于评委会的名单,为了公平起见,我们都不公布。
记者:“冰心散文奖”目的在于鼓励年轻作者,是否意味着以后像贾平凹、铁凝,包括迟子建这样的大腕散文作家将会退出得奖舞台?
周明:事实是,这几年,被挖掘出来的新人很多,而已成腕的散文大家则是精品越来越多,这是我们今后评奖的趋势。大腕作家,读者和评委对他们的要求就更精益求精,作品要更好才能得奖。我们知道现在各地都市报纸都有副刊,而正适合发表散文和诗歌这样的短篇,这也为散文作者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花絮
看“大家”在西安
冰心女儿女婿悄到西安
记者昨日在作家采风团中,意外遇到了冰心最小的女儿吴青和女婿陈恕。
当得知吴青夫妇来了后,记者就在门口等待,远远地看到吴青老师身着绿色的衣衫从古韵十足的小巷中走来,一头银白色短发非常精神。吴青今年已经71岁高龄了。陈恕老师看起来很腼腆,但说起话来却很有条理。问起冰心奖,吴青老师笑着说:“我是教外语的老师,不是作家,也不写散文。不过我们参加过两届,挺好的。”陈恕老师笑着纠正:“这届还没办完呢。”大家都笑了。他们上届也参加了。
问吴青老师对西安的感觉,她说不是第一次来了,兵马俑也看过了,不过听到这次还组织去参观兵马俑,依然兴致勃勃地要去。吴青和陈恕老师都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教授,周明老师笑着说:“他们是恩爱的小两口。”
听华阴老腔白桦红了眼圈
为了迎接中国作家采风团,昨日上午主办方在一休闲山庄里安排了一场“华阴老腔”的欣赏会,在芳草茵茵的草坪上,王振中、张喜民等陕西“华阴老腔”的传承人演出了“华阴老腔”经典段落,尤其是话剧《白鹿原》中部分唱段的演出,相当有感染力,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曲子一起,音乐凄婉动人,甚为感人。
著名诗人白桦事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了这一段,说着说着,记者发现“情况不对了”,白桦先是手指抵住嘴唇,抬起头来,记者再看,他已是红了眼眶。他说:“我过去每次到漓江都要听纳西古乐,现在又在现场听了老腔,觉得很感慨。对于音乐来说,保存自己的声音真的太困难,音乐真是要用生命来做,是拼了命的,但现在许多创作人,做艺术的人却认为艺术是可以编造的,商业化的,这是不对的。就好像老腔,没有什么豪华的服装、道具,却是有了生命的力量,今天的人都应该听听。”
讲这段话的时候,白桦的夫人王蓓一直陪在他身边,王蓓是我国著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她主演的《聂耳》、《马兰花》和《大浪淘沙》都非常走红。不过有意思的是当记者问她当年在《大浪淘沙》里演什么角色,是被那个导演挖掘等问题时,她第一反应就是转头问白桦,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可见两人确实相濡以沫。
贾平凹和乡党老碗吃面
作为第一届“冰心散文奖”的获奖者,贾平凹昨日也来与众多散文家见面。后来才知道,这次散文奖的嘉宾和获奖者许多都是陕西人,他是来会乡党的。本次嘉宾中的陕西人包括何西来、周明、雷抒雁、王宗仁、白描、李炳银、朱佩君、阎纲等。
一些陕西籍的嘉宾离开故土很久了,贾平凹与众乡党一见,自然就谈到了关中饮食,中午就吃起了咱陕西的面条,盛面条用的是“大老碗”,乡党们非常有感觉,一人一个端起来吃,他们这个举动,引起现场一阵欢呼。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刘慧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