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村镇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建村[2008]161号
四川、甘肃、陕西省建设厅: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为充分发挥村镇规划对灾区农村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协调作用,推进灾区农村科学有序、扎实稳步做好恢复重建工作,现就加强灾后恢复重建村镇规划编制工作通知如下:
一、明确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
灾后恢复重建村镇规划是指导灾区农村有序开展恢复重建工作的重要依据,是灾区广大农村群众重建家园的蓝图。汶川地震灾害破坏大、影响范围广、受灾人口多,灾区农村恢复重建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做好灾后恢复重建村镇规划编制工作,不仅关系到灾区农村重建工作的有序推进,更关系到灾区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灾区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深刻认识做好灾后恢复重建村镇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心,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克服困难,按期保质完成灾后恢复重建村镇规划编制任务。
编制灾后恢复重建村镇规划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严格执行《城乡规划法》、《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以及《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等有关规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城乡统筹、科学重建的方针,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保障安全与生计,注重灾后重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村庄整治相结合,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保障农民安居乐业、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基础。
二、坚持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编制灾后恢复重建村镇规划要充分考虑时间紧、任务重以及灾区农村地形复杂、地质安全隐患较多、人口分布散、建设用地紧张、基础设施和经济条件较差等实际情况,严格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民生优先、保障安全。从推进灾区农村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生产的实际需要出发,着力解决与群众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基本问题,优先恢复灾区农民最急需的基本生活生产设施。同时,严格依据国家相关规范和防灾减灾要求,确保居民点建设场地与建筑选址安全可靠,提高抗震减灾能力。
(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以原址重建为主、异地新建为辅,要在全面调研、科学评估、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审慎确定重建方式。充分尊重当地农民生产生活习惯,尊重当地因适应地形地貌特点长期历史形成的农村居民点格局,保持当地民族风格与传统风貌,突出地方特色和乡土特色,防止不顾条件盲目推行集中和简单照搬其他地区的做法。
(三)保护生态、保障生计。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相结合,落实耕地、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注重“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的建设要求。广泛借鉴国内外灾后重建的有益经验,调整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人口分布、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于耕地、林地等农业生产资料严重损毁且难以恢复,已不具备基本生存发展条件的农村居民点,要对农民长远生计做好统筹安排。
(四)弘扬传统、突出特色。充分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经济水平、风俗民情,在总体规划、建筑设计、技术应用等方面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弘扬传统文化,体现民族风格。在注重引入低成本适用新技术的同时,优先采用传统技术和地方工艺,继承、发扬传统有效的抗震构造技术和建造工艺,提出适应当地情况的农村恢复重建实施组织方案,引导灾民自力更生重建家园。
(五)农民主体、自下而上。坚持农民的灾后重建主体地位,保障农民对规划编制的参与权,广泛征求农民对规划的意愿和建议,并将合理化建议纳入规划内容。要充分调动和保护当地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采取自下而上的方法,坚持农民意愿与村民组织、县乡政府意见相结合,提出可实施性、可操作性强的村镇规划方案。
(六)立足当前、谋划长远。既要满足当前指导灾区农村恢复重建工作的需要,又要充分考虑推进当地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长远发展需要。要在推进灾区农村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生产、保证农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依据自然和经济发展规律,结合当地自然条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加强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