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在16世纪由南美传来说法受到质疑。 中新社发 李建明 摄
中新社西安十月十日电 (记者 冽玮)记者今天从陕西文物部门获悉,考古专家在距今两千一百多年的汉阳陵从葬坑出土的农作物里,发现了已经碳化的花生。此间业内人士称,由于汉代事死如事生,随葬品多按照现实生活的式样入葬,在高级别墓葬中经常能发现碳化的粮食作物,但发现汉代即有花生还是第一次。
根据历史记载,花生一般被认为是十六世纪才从南美洲直接或间接传到中国的,再从中国传到欧洲、日本。也称落花生、长生果,为豆科作物,优质食用油主要油料品种之一。
汉阳陵坐落于陕西省咸阳原上,是汉景帝刘启的墓葬,刘启与其父共同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盛世“文景之治”。据陕西汉阳陵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汉阳陵至今探明各类从葬坑共有一百九十三座,已发掘或试掘有二十多座,其中两座内有粮仓。在帝陵东侧的十五号坑,出土有导官令印(导官为汉官名,掌御用和祭祀的米食干)、大量侍从生活用具和猪狗羊等陶俑,以及大量的粮食,中有稻、麦、谷、糜子等。在南区十七号坑出土有六十四件着衣式铠甲武士俑。这些武士俑是象征守护军队粮仓的部队。主坑南部有二十余米长用木板分隔成十个大小不同的空间,内装满不同种类的粮食,以谷为主,也有麦、糜子等。
据了解,考古人员从中提取了一些谷物样本进行研究,发现了二十多粒类似花生的植物种子。这些种子保留了完整清晰的外形,与现今常见的花生极为相似,只不过年代久远已经碳化,其是否花生一时难以证实。后经过西安文保中心众多生物、地质、化学等专家的多方鉴定,近日被确认是花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