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汇报》报道,针对近日颇受海内外媒体关注的圆明园复建工程,记者22日了解到,圆明园拟在今年年底复建长春园宫门,目前此项目尚在筹措中。(据9月23日中新网)
看来,一度引起海内外热烈争论的圆明园复建工程,仍然在有序进行,舆论的质疑和公众的“指手画脚”只是得到了一个“谢谢你的反对意见”的回报罢了。
按照圆明园管理处主任助理宗天亮的介绍,“复建”这个概念,是指在原建筑荡然无存的基础上,根据历史原貌,重新建构一个形神兼备的“赝品”,而且也要作为文物来保护。笔者不知,花巨资“复建”一个“赝品”,究竟是为了重现昨日辉煌,还是展现今日繁华?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没有今日之繁荣,是难以重现昨日之辉煌的。因此,我总是“居心不良”地觉得,对于某些人来说,展现今日要比重现昨日更为主要,更为心切。如果可以这样理解,那么,货真价实的圆明园是封建帝王的“享乐工程”,而形神兼备的“赝品”则有可能成为某些人的“形象工程”。
一个断壁残垣的圆明园“立”在那里,将永远是国人心中的痛;一个金碧辉煌的“赝品”“呈现”在眼前,我们更多会感慨古人与今人巧夺天工的本事,并以国运昌盛为自豪——那么,是要用繁荣抹去我们心中永远的耻辱和疼痛,还是要用那一片残破与悲凉来警示现在的繁荣,永远保持一种“盛时要做衰时想,上场要想下半场”的危机意识?笔者以为,没有一点居安思危的意识,无论个人还是国家,难免“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而沟壑”。
当年,清朝皇帝在修建圆明园时,心里定然有着一种大清帝国繁荣昌盛、穷用不尽的骄负,何曾会有方盛虑衰之意?修建圆明园那150年,恰恰是西方文艺复兴、工业发展、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大步前进的时期。横向比较,大清帝王沉浸陶醉在“盛世”之中时,中国正一步步落后于世界。透视历史深处,纵观中西发展,圆明园在修建之初,似乎已经注定了最终会沦为一片废墟。
历史的狼烟已经远去,伤口一天天愈合,疼痛被逐步淡忘,圆明园以史为鉴的政治意义正越来越多地被艺术成就所替代。不可否认,圆明园是举世无双的皇家御苑和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王”,是难得的“艺术瑰宝”,其艺术成就足以让国人扬眉吐气。但圆明园在政治上是无数人民血汗的累积,是国人耻辱的象征,绝对谈不上民族的骄傲。依笔者之见,保持圆明园一片废墟的历史风貌之历史意义,就在于真实地展示骄奢淫逸的可悲下场,断壁残垣的圆明园才可以担当历史的见证人。
退一步讲,根据历史原貌,重新建构一个形神兼备的“赝品”,真如某些专家所言,能够“重现当年‘万园之园’的繁华胜景”,并借此体现国运之昌盛,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那么,我们是否要“复建”阿房宫、鹿台等呢?体现国运昌盛最好的办法,是让国人摆脱贫穷,活得幸福、自由,活得体面、有尊严,而不是弄些“伪”建筑来彰显。所以,复建圆明园还不如“无为”,维持原貌,多做一些保护、考古、文物收集的工作,这样既尊重了历史,又是对后人负责,也才是最大的作为。□廖保平(湖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