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 中新社发 张燕军 摄
自1946年到达莫高窟后,他再没有离开过敦煌;因为他和其他文物工作者的努力,使得敦煌艺术在国内外声名远播,敦煌学迅速发展……他就是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段文杰先生,为表彰其突出贡献,甘肃省政府、国家文物局近日正式下发《决定》,授予段文杰“敦煌文物和艺术保护研究终身成就奖”。据悉,颁奖大会将于本周举行。
为庆贺段文杰先生90寿辰及守护敦煌60年所取得的成就,《敦煌伎乐天》昨晚在兰州演出。
成就·60年守候把敦煌学推向世界
敦煌莫高窟是我国优秀历史文化遗产,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莫高窟已有1600年的历史,段文杰与莫高窟朝夕相处了60年,却也正是莫高窟文物、艺术保护研究工作大踏步前进的60年。回望段文杰的艺术人生,他将自己的青春年华、毕生心血都献给了敦煌,在他和众多敦煌文物研究者的努力下,中国敦煌学走向了世界,“敦煌在中国、研究在海外”的不利局面得以彻底扭转。
庆贺·兰州敦煌本月举行系列活动
今年,适逢段文杰先生从事敦煌艺术保护研究60周年和段文杰先生90寿辰,甘肃省政府和国家文物局将于8月联合举办一系列活动,肯定和表彰以段文杰先生为代表的敦煌研究院几代文物工作者60余年来在敦煌艺术保护、临摹、研究工作中的卓越成就。据悉,活动将在兰州市和敦煌市分别展开。其中包括,8月23日下午,在敦煌研究院兰州院部敦煌艺术馆举办“段文杰先生从事敦煌艺术保护研究60年成就展”和《段文杰先生回忆录》首发式。8月底,还将在敦煌举办敦煌壁画艺术的继承与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
故事·一次画展把自己交给莫高窟
对段文杰来说,四川绵阳与甘肃敦煌原是两个不搭界的地方。但因为一次画展,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1944年,张大千将自己临摹的敦煌壁画带到四川举办展览。正在国立艺专学习的段文杰站在画前,激动异常。段文杰后来说:“看到张大千先生的临摹作品后,我着了魔,所以我到了敦煌。”
1945年7月,从重庆国立艺专刚毕业的段文杰来到了魂牵梦萦的敦煌。放下行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向洞窟。在洞窟里,段文杰惊喜万千:壁画原作比临品更美,美得令人震惊。但他同时更加心痛:风化脱落、烟熏火燎、手划刀刻……自然与人为的伤害令这些绝世的艺术品逐渐凋零。于是,他暗下决心:“不能让它再支离破碎了,不能让它再损毁失散了。”正是在这惊喜和痛心之间,段文杰把自己的后半生义无返顾地交给了莫高窟。
饿着肚子夜夜巡逻洞窟
在敦煌期间,段文杰生活极为艰辛,缺水缺菜,缺一切生活必需品。徒步去四五十里外的县城,当天回不来。一次,段文杰赶上毛驴从城里买完东西想连夜赶回,却在荒漠中遇到了狼,狼与人对峙了很久,竟然放过了段文杰。吃不饱肚子,却要每晚提上棍棒到洞窟周围巡查一番,防止盗贼。最头疼的是,三五个月发不到手的薪水……让段文杰难受的是和家人的长期分居。1957年,当妻子带着儿子从四川来到莫高窟,分别10余年后一家人的再次团聚使他倍感温馨。
到巴黎只看展览不看艾菲尔铁塔
1983年,段文杰和几个同事赴巴黎参加学术活动,在巴黎的几天时间里,他们参观了卢浮宫、罗丹美术馆、印象派博物馆、建筑博物馆、凡尔赛宫。但来来回回经过凯旋门、艾菲尔铁塔,同行的人都想去看看,却从来没去成。因为段文杰先生就是不去,整天看展览。
简历
段文杰:1917年8月生,四川绵阳人。1941年考入重庆国立艺专国画系,1946年到达敦煌莫高窟。先后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敦煌研究院院长等职务。他主持创办了国内外第一本敦煌学定期刊物《敦煌研究》,并先后主持举办了1985年、1987年、1990年、1994年四届敦煌学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为促进中国敦煌学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00年,段文杰被甘肃省政府、国家文物局授予“敦煌文物保护研究特殊贡献奖”,2006年,又被中国文联授予“造型表演艺术创作研究成就奖”。(记者 陈永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