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17日电 (记者 王艳明 周润健 蔡玉高) 挂楹联、贴对联是春节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专家们研究发现,敦煌藏经洞出土的编号为S.0610V的唐代文书不但有丰富的桃符题辞,而且可能是中国迄今发现保存最早的楹联。
民俗专家、天津文史研究馆馆员张仲介绍,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经久延续下来的民族风俗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的一环。
春联最早是由避邪的桃符演变而来的。早从周代开始,中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后来桃符又渐渐简化,以方形红纸画个桃形,再写上“神荼”、“郁垒”的名字代替。到唐朝以后,又在这红纸上写些吉祥话,再修饰对仗,慢慢就形成今天的春联。
编号为S.0610V的文书总长100余字,其中的部分内容为:“岁日:三阳始布,四序初开。福庆初新,寿禄延长……立春日:铜浑初庆轨,玉律始调阳。五福除三禍,万吉殄百殃……书门左右,吾党康哉。”
敦煌民俗专家敦煌研究院研究员谭蝉雪说,从时间上看,“岁日”、“立春日”正是挂桃符之时,从内容看,全是祈福禳灾内容,从句式看,四言、五言对仗,正是楹联格式,而且文中有“书门左右”的明确交代,由此断定该文书为桃符题辞,也就是后来所说的楹联或对联。
过去研究者普遍认为,五代时期后蜀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流传下来最早的桃符题辞或楹联。
谭蝉雪说,敦煌桃符题辞抄写在文书的背面,该文书的正面还抄有一篇《启颜录》,上有“开元十一年八月五日写了”的末题。根据这一明确纪年和文书的字体、纸张等可以断定,文书中的敦煌桃符题辞抄写年代不晚于唐代,开元十一年即公元723年是其抄写上限,这一时间,明显早于后蜀孟昶所处的五代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