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谷城县老街社区皮影剧团在县电视台、网站等媒体登了招徒启事,希望有志者报名,但迄今为止无人回应。最近老艺人郭原卿因心脏病住院,因“四缺一”,剧团被迫停演了好几天。
谷城老街皮影剧团的尴尬,折射的是中国许多民间传统艺术共同的生存状态。
并非艺人没实力。75岁的老艺人孙子忠念过私塾,自幼熟读《风神榜》、《杨家将》、《岳飞传》、《水浒传》、《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古书,不仅演起来滚瓜烂熟、惟妙惟肖,还能唱大段大段的台词。
也有铁杆戏迷。年过七旬的老戏迷王荣富还记得,3月23日皮影剧团开演那天下午,剧场来了不少的戏迷,有的还专程从邻近的老河口市和襄阳区赶来。那一阵阵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使明清老街似乎找回了那曾经遗失的古风遗韵。
但光靠几个铁杆戏迷和为数很少的民间老艺人,显然难以让皮影传承下去。
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襄樊市,其他民间文艺的传承形势也十分严峻。
襄樊市群艺馆副馆长边广兰曾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随着民间艺人数量的急剧减少,该市有29种民间文艺正濒临消亡。2003年,该市70岁以上的民间老艺人只有38人,这几年又陆续去世了一批,在世的老艺人绝大多数生活窘迫,传人越来越少。发源于明末清初的老河口木版年画刀法精细、作品传神,曾闻名全国,现在仅剩下76岁的陈义文老人苦苦坚守。昔日盛行民间的荆山阳锣鼓、襄阳火炮,现已找不到传人,南漳会跳端公舞的老艺人仅剩4个了。襄樊市群艺馆原馆长杨顺适也忧虑地说,“襄樊地处楚国腹地,民间文化艺术非常有特色,一旦失传,损失将难以弥补!”“最主要的问题是保护经费奇缺,很多事情想做但做不了!”边广兰介绍,今年元月,襄樊市的《端公舞》、《沮水巫音》、《老河口丝弦》、《襄阳花鼓戏》等8种民间文艺被纳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品种都濒临失传,但现在连基本的保护经费都无着落,发展传人、改造传统剧目、培养年轻观众等举措都难以推进。
该市一些民间文艺保护工作者呼吁,政府应将民间文艺保护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加大投入力度,应让老艺人及其传人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