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紧盯中国大钱袋 "筑巢引凤"救经济]
戈壁荒漠,驼铃声声。来自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地抵达如今被称为“中亚”的土地,并经这里运往更远的西亚、欧洲……这便是著名的古代丝绸之路。如今,由高速路、油气管线等构成的现代丝绸之路,将高速发展的中国与中亚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6月9日,中亚国家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某高级宾馆,早早地挂上了五星红旗。原来,这里当天将迎来一位贵客——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胡主席将出席在塔什干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并对乌兹别克斯坦与哈萨克斯坦两国进行国事访问。至此,连细心的记者们都很难弄清,这已经是胡主席第多少次踏上中亚国家的土地……
到处是“中国印迹”
作为常驻哈萨克斯坦的中国记者,《世界新闻报》记者曾到过所有的中亚五国,一些国家还不止去过一次。本报记者发现,近些年来,中亚国家中的“中国印迹”越来越明显。最直观的印象便是,在这些国家,中国货随处可见,从建筑材料、家具,到小家电、服装和日常生活用品,“中国制造”遍地开花。中餐馆在中亚国家也为数不少。比如,在哈萨克斯坦最大城市阿拉木图,大大小小的中餐馆有40多家。
实际上,《世界新闻报》驻哈萨克斯坦记者站内,就有不少是从当地购买的中国货,像每天工作要用的电脑。据记者了解,在苏联解体之初,进入中亚地区的中国货往往质量比较差,但如今,中国货在当地成了价廉物美的代名词,获得了老百姓的赞誉。
除了中国货,中亚国家的中资或与中国合资的企业也迅速增多。像中国石油总公司、中国路桥公司和华为公司都在中亚设有分公司。不仅石油、建筑、金融、通讯等领域的中国大型国企将触角伸到这里,一些民营企业也纷纷前来“掘金”。
打造现代“丝绸之路”
如果说中国货还只是比较表面的“中国印迹”的话,那么,那些深埋在中亚国家地下、通到中国的油气管道,以及中亚国内一些新修的平整、现代的公路与铁路等的背后,才是中国与中亚国家经济合作更深层次的内容。
去年12月15日,横贯多国的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开始向中国输送天然气。该管道是中国首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跨国能源大动脉,起于土库曼斯坦,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进入中国新疆的霍尔果斯,全长1833公里,是当前世界上最长的输气管道。据霍尔果斯海关统计,截至今年6月1日,该管道向中国输送天然气总量达13.54亿立方米。据悉,这条管道今后将逐步达到每年300亿方的满量供应。
而在2006年5月25日,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原油开始抵达中国新疆阿拉山口。这是中国首次实现从境外陆路输入石油。在此之前,中国的原油主要从中东、非洲等地,经海上通道输入。相比于陆路通道,海上通道成本更高,而且由于需经过一些海峡要冲,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因素。
中国与中亚不仅在资源领域屡屡开展大手笔的合作,双方在交通领域的合作项目同样引人关注。目前,哈萨克斯坦正积极推动“西欧—中国西部”洲际公路交通走廊的建设。据了解,目前每年经海路由亚洲运往欧洲的货物总值达7000亿美元,运输时间需要40到45天。如果通过该洲际交通走廊运输,运输时间将缩减到10天。按照规划,洲际交通走廊的东部起点是中国连云港,经乌鲁木齐从中哈霍尔果斯口岸到达阿拉木图。穿越哈萨克斯坦的5个州后抵俄罗斯城市奥伦堡,再经圣彼得堡,并与欧洲公路网相连接,总长约8445公里。目前,中俄境内的路段已基本完工,哈境内路段正在全力建设中。
此外,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等外媒披露,中国还在与中亚等国商议将中国与西欧连接起来的告诉铁路项目。初步计划是,该高铁从乌鲁木齐出发,经由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最终到达德国。一旦建成,旅客从伦敦上车,48小时内就能抵达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