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郎希努尔集团总裁王桂波:服装业永远是朝阳产业
短短12年,王桂波将当年的小作坊发展成为员工12600人、坐拥12亿资产的大型企业集团,新郎集团业已成为以服装、家具经营制造为主业,集置业、物流、国际贸易等产业的中国知名企业。
王桂波,1964年出生,中共党员。1983年至1986年在部队服役。1987年复员就业于诸城劳动服务公司,1992年创业,1993年创办诸城西装厂。1995年,改制新郎服饰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成立新郎希努尔集团。
坚韧的性格贯穿于王桂波一生,他选择了服装这个行业来观察别人对他的反应,而且,不论大事小事,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他也不会认输,并仔细研判大势,在每个艰难的时刻,发出惊人一击。
他的外表总是带有一种气定神闲的威仪。在与记者接触的两天时间里,他换了三身西装,处处体现着作为一个中国大型服装企业掌门人的气势与风范。
很少有人不对他折服。他是一个相当冷静的人。当别人争相角逐高端市场时,王桂波的新郎希努尔品牌开始在国内中档西装市场逐渐占据主动,并显露出令人钦佩的野心。事实上,他成功了,新郎希努尔已经成为中国服装业乃至中国商业历史中最经典的案例之一。
服装业永远是朝阳产业
《新鲁商》:从1993年开始创业到现在,您只用了12年时间,就把新郎希努尔集团做成中国首屈一指的服装集团,您本人也获得了很多荣誉,在山东乃至中国企业家群体里,都已是叱咤风云的人物,您怎么看待这些?
王桂波:荣誉越多,我压力越大。每得到一项荣誉,都只能代表过去我们努力的一个结果,继续取得更多的荣誉,应该是更加艰难。今后,如果更上一层楼,我们还要不断加大管理力度,提升产品的质量和运作能力,提升我们品牌的美誉度等等,在这些方面,我们要更加努力,更加提升自己。
《新鲁商》:新郎希努尔集团现在已经涉足服装、服饰、置业、家居、物流、教育六大实业领域,从中长期看,新郎希努尔集团的发展有怎样的规划?
王桂波:我们是做服装起家的,对于这一主业,我们要不遗余力地做好,并且我一直认为,服装行业的前途是非常光明的。人生来一定要穿衣服,对美的追求永远不会停止,所以服装业永远是朝阳产业,就看你能不能取得消费者的青睐。总的来讲,中国服装业的产业规模在不断扩大,但销量也在不断上升,所以我们要加大服装业的投入。
其他产业是一个辅助,也是一种延伸,只能是带动新郎希努尔集团的整体发展。现在我们的主要瓶颈是人才问题,我们在地理位置上有劣势,这是今后新郎希努尔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至于主业,我也不敢说稳定,只能说马马虎虎吧,我觉得离做好还差得很远。要突破就必须整体突破,不是某个方面的突破,是整个集团的管理、凝聚力、创新能力的突破,如果这些方面突破了,其他像产品问题等等,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很多领域,我现在都缺乏人才,如果有人才,我才敢尝试更多的东西。
《新鲁商》:以后,随着产业的不断扩大,新郎希努尔是否会搬到北京这样的大城市?
王桂波:这个问题五年前我们就考虑过,可以说已经彻底放弃了。为什么放弃?我们所处的经济圈内,制造业至少还有十年的发展空间,最终我们会根据市场形势作出决定。
这涉及到一个成本的问题。十年之前,我们这里的工资水平最多400元,而且还要托关系才能进来,现在工资涨到了1000元,岗位多了,选择的空间也大了。再过十年,这里的工资水平还得上升。现在深圳的工厂为什么招不到人?十年之前他们发1000多元,我们这里发300多元,很多打工的往深圳跑,现在深圳还是发1000多,我们这里也涨到了1000多,人家肯定不愿去了。
再过十年,我们这里也会面临这个问题,只能转移,比如到西部去,我们的成本会大幅度下降。到了那时,我们这里可以成为一个物流中心,全国所有的货源都汇聚到这里,我们再往外发。现在我们已经把产品开发这一块放到深圳,也就是把需要人才的部门往外设,但是我们的总部不会动。新郎希努尔的营销之道
《新鲁商》:新郎希努尔西装一直主打国内中档市场,在价位方面倡导“做老百姓买得起的名牌”,而在产品质量上,也一直遵循严格的标准。
王桂波:新郎希努尔西服一直定位于中档价格,我们也给一些国外上万元的高档西装做贴牌,但西装的成本,透明度其实是非常高的,所以我强调产量、销量、市场占有率,因为我一直认为,成为真正的品牌,必须是大众所知道的,顶级品牌我们马上可以做,但我专门做过调查,它们一年的销量并不多,而如果做大众品牌,销售总量上去了,利润也就上来了。
产品价格便宜了,是不是质量就不好?我坚信肯定不会比其他品牌差。有些人不相信,可以到我们的生产线上去看一看,我们产品的质量,跟其他几千元、上万元的西装,是没什么差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