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保险QDII紧盯主板绩优蓝筹 明年内地QDII规模将达900亿美元 -中国提高农村小额信贷额度 发达地区可达30万元 农村金融再发力 -中国民企五百强揭晓 向重化工业和新兴产业转型 难入垄断行业 -长沙遭遇特大干旱 16万多人饮水困难 广东旱情蔓延至11个地区 -知名大型国企卷入深圳地下钱庄案 上海地下钱庄案宣判 案值53亿 -国税总局详解利息税调整后计算方法 调减利息税对财政影响有限 -中国制造业PMI回落至5个月最低 原材料与能源类企业处临界点 -政府力促节能减排 强制采购产品清单将出炉 五大行业受益 通知 -劳动部:务必于8月底前完成新增养老金发放 -中国中职教育将转向免费 助贫困生完成学业 公办高中禁办复读班
信产部力挺单向收费 手机费跳水加速电信改革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8 月 07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手机服务费进入下调范围

所谓手机停机保号费,是指用户暂时不使用某个手机号码、但又想保留这一号码所需支付的费用。此前全国各地电信运营商收取手机停机保号费的情况比较混乱,部分地方的上限为20元,部分地方的上限却在10元以下。

部分用户认为,既然手机号码在停机期间没有使用,就没有必要交纳任何费用。对此,信产部相关人士表示,手机号码实际上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如果用户申请了停机保号业务,尽管其没有产生任何通信成本,但却占用了相应的号码,不利于号码资源的循环使用,因此有必要为此交纳一定的费用。

面对用户降低手机停机保号费用的呼声,信产部和发改委宣布,从7月1日起,用户使用停机保号业务的费用上限将从20元/号/月降低至5元/号/月,降幅高达75%。按照规定,手机停机保号业务资费的具体标准将由各省级电信运营商报当地通信管理局和同级价格主管部门备案后执行。新上限标准执行以后,附加在手机上的其他业务在停机保号期间不得再收取费用。业内人士指出,信产部仅对这一费用实行上限管理,运营商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该业务的具体执行价格,此举有利于防止高收费现象的发生。

此前,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的停机保号业务主要针对全球通客户,原收费标准为20元/号/月,但该公司早已推出每半年收费30元的停机保号套餐,折合下来为5元/号/月,与新标准上限持平。

信产部力挺手机单向收费

近几年来,信产部先后下发了《关于调整部分电信业务资费管理方式的通知》、《关于保障移动电话用户资费方案选择权的通知》等文件。政策的相继出台,为单向收费的破冰提供了保障。除了资费水平较高的北京地区,手机单向收费改革在其他各地的试点早已相继展开。

在今年年初的北京两会上,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市场监管处副处长魏健表示,将鼓励本地运营商实行手机单向收费,具体举措仍视运营商推出进度而定。信产部副部长奚国华此前同样表示,今年将进一步推进电信资费改革,其中鼓励移动运营商推进手机单向收费将是其工作重点。记者获悉,相关部门将在今年研究制定资费上限管理评估方案和程序,并推进电信资费“不管下限、只管上限”式的管理。在这样的资费管理模式下,政府部门将制定电信资费的最高定价,最终价格则由运营商视具体市场情况而定。

按照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价格室主任王学庆的表态,为推动运营商全面落实单向收费措施,发改委和信产部准备采取包括明确时间表和不批复非单向收费套餐两大措施。此举意味着,移动运营商再提出资费方案,不是单向收费的将不予批准。

来源: 北京商报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北京移动全球通实行全面单向收费
消费者望穿秋水 单向收费为何还需再过渡两年?
信产部:我国将在两年内全面实现手机单向收费
中国联通C网明起无条件"单向收费" G网随后跟进
北京移动四品牌将全部推出单向收费套餐
手机单向收费也要打假 任重道远
国家发改委价格室主任:单向收费将有明确时间表
北京移动2月8日开始实施单向收费套餐
广东率先“试点”手机单向收费将在全国陆续实施
固网运营商短期内或获3G牌照 手机全面单向收费
北京移动上报“类单向收费”方案 推出4款套餐
图片新闻:
西部原油管道投产 "西油东送"通道贯通 输油能力达3000万吨
上海世博会千米通道09年竣工 将成未来上海城市交通主轴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投资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车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