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5日电(秦欣)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今天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此份年度施政纲领,温家宝曾密集召开座谈会征求各界意见,可说是备足功课。而五天前刚与总理在线热烈交流的广大网民,对政府工作报告如何解答民生问题也是充满期待。
政府工作报告密集讨论征民意
在2010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中国决策层对作为年度政府“施政纲领”的《政府工作报告》展开密集研讨,并广泛征求民意。后金融危机时代,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等被屡次强调,透露出2010年中国施政的一些关键指向。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2日召开会议,讨论国务院拟提请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稿。而在此之前的1月19日,国务院召开全体会议,讨论了《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并决定将此稿发到各省区市和中央有关部门、单位征求意见,并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意见。
随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密集召开座谈会,征求各界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
1月22日至2月1日,在中南海举行的五次座谈会,温家宝分别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学者,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界代表,企业界代表和工人、农民、学生等基层群众代表的意见;
1月30日,温家宝首次在农户家中召开座谈会征求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
1月31日,温家宝到北京社区听取各界民众意见。
温家宝表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的一条重要体会,就是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健全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坚持重大决策集体讨论决定,坚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决策,坚持重大决策事项进行专家咨询,坚持事关民生的决策征求群众意见,坚持提高决策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实践证明,这“五个坚持”是应对复杂多变国际国内形势的迫切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然要求,也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创造性的有效途径。
可以看出,“促转变”等成为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的关键词,而三农问题、教育问题、文化建设、改善民生等,也将继续在2010年成为中国政府施政的关键词。
民生话题“行情”一路看涨
过去一直被认为是领导人会议的“两会”,普通百姓的参与度并不大。但最近几年,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两会”也成为百姓的会议,不少人在网络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积极参与各大网站的网络调查。
可以说,近些年的“两会”都是各路网民借互联网这个大平台大谈特谈“国是”的好季节,与往年相比,反腐、台海等老热点略有降温,房价、收入分配、医疗、教育、就业这些民生话题的“行情”则是一路看涨,众网民可谓关注“国计”,但更重“民生”。
关于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新网网友“三多”的留言很具代表性:“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但我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事!希望总理的报告能多关注一下房价医疗教育就业这些和咱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
网友“低层阶级”说:总理您好:房价快速上涨的原因主要是地方政府高价卖地给开发商,收取各种税收,使开发商不得不提高房价,来宰购房者,现在的提议中,提高物业费还是从限制人民买房的角度来限制房价啊,但,还是不会控制房价上涨啊,要从政府和开发商两个方面来出台政策就行啊!
网友“旭曰”说:温总理您好.房价要下来.主要把二手房交易税提高到总价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到那时候就没人炒房了.房产价格也就稳定了.现在炒房人也是暴利.没有炒房的.房价就稳定了.都是炒房的把价格炒高了
此外,“弱势群体”也纷纷发着“牢骚”,网友“达子”说:“总理,农民工群体有了您的关心状况大大改观了,而我们下岗工人,还有网络上热炒的‘蚁族’、待业大学生等等,同样是弱势群体,渴望得到您的关注……”
综观其他几大知名网站针对“两会”的调查可以发现,收入分配、房价、教育公平、医疗、司法公正等是“出镜率”最高的话题,全部与民生息息相关。也有媒体戏称,医疗、教育、房价等问题,每年都会成为“两会”最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已经可以称为“两会”上的“老三样”。
近期,“调整收入分配”这个词正以前所未有的密集度出现在各种场合。2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把“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放在了第一位加以强调。
有媒体指出,收入分配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构建和谐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重大障碍之一。解决收入差距,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已经刻不容缓。分析认为,老百姓的工资就那么点钱,都拿去买房、看病、孩子上学了,这三大问题不彻底解决,即使收入提高一些,也架不住这三座大山的压榨。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3日在作常委会工作报告时也指出,在2010年的工作中,政协高度重视收入差距过大引发的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将就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等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努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话音刚落,网络上随即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热议,许多网友认为,只要先将住房、医疗、教育三座大山搬开,老百姓的日子会好过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