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商务部将制定轮胎产业支持政策 轮胎出口南美再遇阻 WTO表态 -企业发通讯交通补贴将征个税 旅游费和高温补助征税 政策解读 -新疆共抓获针刺案嫌犯75名 团伙7个 正审讯调查 泼硫酸纯属误传 -中石化川气定价1.408元/立方米 高出西气100% 水泥价格再次上调 -一艘巴拿马籍集装箱船珠海搁浅燃油泄漏 中国立法预控船舶污染 -全国中小企业贷款增幅首跑赢大市 央行出招千亿央票"惩罚"银行 -首批战机女飞行员将亮相阅兵 18日综合演练 部分地区15日起禁飞 -深交所修改中小板配售股上市细则 严禁操纵股价 规范大小非流通 -巨爵造成广东百万人受灾1人失踪 强度将减弱 华南部分有强降雨 -福布斯中国基金排行榜发布 兴业拔头筹 基金"一对多"瞄准三季报
首页>>网上直播
中国首次发布慈善事业发展史 08年捐赠1070亿(实录)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09 年 09 月 16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谢寿光:

感谢李培林教授的引导性的发言。实际上《慈善蓝皮书》是整个皮书系列中又一个新的成员,是首部《慈善蓝皮书》。当然,它在内容和特点上是非常鲜明和突出的。作为出版者,我要向这支研究团队,向支持《慈善蓝皮书》的有关领导,特别是朱锦昌秘书长、范宝俊会长和李培林所长表示感谢,也向研究团队表示祝贺!我希望媒体和专家关心这部《慈善蓝皮书》。

按照大家通常理解的蓝皮书的概念,拿这本《慈善蓝皮书》来对应的话,实话实说,它和真正意义上的皮书有很大的差距。这是第一本,我曾经多次在会议上说过,头一本蓝皮书从无到有,就是一个很值得肯定的事情,有待于我们完善它,使它真正能像皮书系列中得到今年最佳品牌奖的《社会蓝皮书》那样,如果以它为标杆,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媒体给予关注。这次我作为主持人,利用这次机会对这本书做一点补充发言。

下面我们有请王振耀司长讲话。王司长无论是在慈善,还是在民间组织的发展,在各个方面,都是著名的学者型的官员,所以每次对媒体和学者讲话,大家都是非常感兴趣的。这次能够请到他来出席,作为出版者或者是研究团队,都是感到非常荣幸的事情。下面就有请王司长讲话,大家欢迎!

2009-09-16 09:16:07

王振耀:

我今天的发言要谈两句话。第一句,《中国慈善发展报告》的出版,就是这本蓝皮书的出版,是慈善界的一件大事。我在序言里说了一句话:“我希望这部书成为慈善历史上的史记。”因为我觉得这本报告和别的报告不一样。现在的蓝皮书很多,但是你拿到一本书看整个领域的发展状况,很难,有很多皮书先不研究现状,先发很多空泛的议论,看了皮书,很多不知道编辑。但是《中国慈善报告》在杨团和葛道顺同志的主持下做得很好,它如实地记录了慈善事业跨越性的发展,并且对当前慈善发展的很多矛盾没有回避。特别重要的是,我看到这本皮书里提出了一个崭新的理念,叫“建设现代慈善社会”。尽管这个概念在皮书的标题上没有展现出来,但是分析了很多。我们的许多慈善知名专家全部介入了这部皮书的协作、研究,应该说这是慈善领域的一件精品。

2009-09-16 09:20:02

王振耀:

第二,在皮书出版之际,今天在座的很多慈善界元老级的人物,以范部长为代表,都在这里,我想我们需要深刻地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中国慈善事业到底发展到了什么阶段?现在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我觉得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反思的是,当前我们的很多慈善机制、理念确实还落后于整个社会的慈善热情。到现在为止,当全面慈善大潮来临的时候,我们的很多机制、很多体制,包括很多理念还没有适应全民慈善的时代。很多领导干部,很多百姓都在埋怨,做慈善不方便的问题没有办法解决。

2009-09-16 09:23:45

王振耀:

大家都知道,北京管慈善的副市长在大会上公开呼吁,说我们的市长们并不是老想作为领导干部在这里做慈善,是想和几个朋友能不能到哪里做环保,不想让记者来照相,能不能作为平民一样,让我们做一些慈善。当我们议论这件事的时候,他们感到很不方便。他们利用这个机构的时候做照相很方便,但是脱离了这个,作为个人就很不方便。他说,当我们几个人想资助,不想作为一个市长,而是想作为平民来资助学生,这个时候要找起来特别难。我想我自己现在还有这个体会。

汶川大地震过去了,我们身边慈善的组织、结构、项目发生了多大的变化?没有多大的变化。捐款免税,特别是个人免税到现在在全国很不普及,很多地方都还不知道个人捐款免税是什么,大家都把个人捐款免税的要求和常识作为一种批判的东西,作为一种不光彩的东西。大家想一想,一个国家最基本的慈善捐款免税法律,最基本的,切实关系到每个普通捐赠人的利益,或者说一个基本权益的事情,在我们这个社会中还没有得到实行。

2009-09-16 09:24:13

王振耀:

另外,我们的许多慈善活动的举办没有按照慈善本身的内在要求来组织。前两天我在一个地方,一个市长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说你们做慈善,特别是捐助贫困生的项目,为什么一定要把标尺搞得那么鲜艳?谁是贫困生要公示,还要举行仪式,最后还要让人家感恩,感谢党和国家,最后贫困生拿一部手机大家都要指责他。大家想想,表面是一种善,实际上理念中很不尊重人,说你们慈善界在作秀。对于他提的问题,我很受刺激,我说你作为一把手的市长这样提出问题,对我们慈善界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我们需要要检查一下,要想一想,在座的都是慈善界的人,是不是同样有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含有不会做慈善的问题?我们的愿望很好,但是我们不经意中还有一些不太善于做慈善的行为。

因此,在现在这个阶段,当《慈善发展报告》发布的时候,我觉得我们要思考一下,来调整一下下一步整个慈善发展的战略,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我觉得有四个方面需要大家来深入思考或讨论。

2009-09-16 09:26:04

王振耀:

第一,应该组建一个较大的慈善组织平台,类似于行业协会的组织平台,这是现在需要的。不然,在我们的慈善领域,我刚才听范部长说一句话,也是规定了很多门槛,到一定时候都要退休,都要转走,一些老的慈善家或者说各类慈善组织,大家要开展对话,要商量,一些问题非常零散、零碎,不能形成共识,这种共识只能在一个会议上随便说一说,这样形不成一种比较整齐的声音,所以有很多政策可能出来的时候照顾不到大家共同的意见。因此根据全世界慈善的发展规律,应该有一个较大的组织平台。

2009-09-16 09:28:54

王振耀:

第二,应该建设更多的慈善咨询业务。咨询现在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大家不认为做慈善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它需要设计、需要开发。但我们现在还是用传统的学术研究的方式来开展慈善活动,所以不经意地引进了传统的写文章、注解、阐述意义的方式来介入到慈善活动中。到底慈善的每场活动、大项目怎么样切合老百姓和各级领导的愿望?我常常和大家说,现在很多领导干部在汶川地震以后都变成了慈善的积极分子,但是到底怎么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平台,到现在慈善界在社会研究方面、在政策研究方面非常缺乏,在慈善领域内大家几乎不愿意出钱。比如说我们有哪些项目要开发,大家现在还没有这个理念。而大家知道,一个现代行业,无论哪一个现代项目的设计,如果缺乏一个系统的、咨询性的研究、开发、设计,那是不可能有高质量的。仅仅凭经验、热情,只能解决传统的项目,要做大的系统慈善事业发展规划,必须有发达的咨询内容。这需要我们学术研究的转型。

2009-09-16 09:30:19

王振耀:

第三,我们需要适应现代慈善社会,来多开发现代的慈善理念。我认为现代的慈善理念和传统的慈善理念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的慈善理念是建立在一对一,建立在小额捐赠上。而现代慈善大家知道,平民慈善兴起之后,一人一点的奉献马上在全国就是几百亿,但这些需要我们转变原来的很多传统理念,它需要一个慈善传统理念的转型。但是在转型方面,慈善界的呼吁不够,或者说慈善理论工作者的研究不够。

2009-09-16 09:32:40

王振耀:

第四,我们需要开发更有影响力的慈善项目,特别是普及性的慈善项目。当全社会都感到慈善不方便的时候,连领导干部也都感到慈善不方便的时候,假如我们又把球踢给了领导,说政府不作为,结果不就是又把做慈善的主动权让给政府去做了?我们的各类慈善组织能不能在底下对话,最近谁说不方便了,我们赶快找他去,在他身边如何开发,一个一个案例来开发。如果我们有这样一种行为,这种理念,我想可能我们的慈善项目会展现更强的影响力。借这个机会,我提这样一个建议,不一定准确,特别是各位慈善界的元老都在,我希望得到批评。

2009-09-16 09:34:25

谢寿光:

谢谢王振耀司长的讲话,对于发展慈善事业的四点建议是高见。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也有一个更大的考虑,就是政府和公众社会的关系问题,如何建立起一个有效政策。换一个角度,我们的各种慈善组织的健康发展能不能像社会组织发展得很正常,我们的非营利组织应该是什么样的制度,怎么样发展和评估、运作。在5月12日之前我们赶出来一本汶川大地震的研究报告,很多媒体提出有些捐赠的钱最后拿到政府中运作。为什么?在中国有它的客观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政府的效率会更高一些。但是这种情况对于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肯定是有不一致的地方。我们下面就请社科院的朱锦昌秘书长,也是政策研究主任讲话,大家欢迎!

2009-09-16 09:34:37

朱锦昌: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今天政府主管部门、慈善界、学界、新闻界聚集一堂,出席2009年《慈善蓝皮书》发布暨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研讨会,我代表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中国,慈善历史渊源流长,慈善文化经久不衰,而且每一天、每一个慈善实践都在续写着这样的历史,传承着这样的文化,发展着这样的事业。如何用蓝皮书的框架体现慈善的特征,将慈善现状的表现和慈善发展的预测结合起来,需要探索、创新。为了做好中国第一本《慈善蓝皮书》,由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牵头,发动了学术界、政府、慈善界,包括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促进司、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等政府部门、中华慈善总会等十多个慈善组织共同努力,历时两年多,终于完成了这项工程。衷心感谢各界的支持、配合、协作!

2009-09-16 09:36:55

朱锦昌:

大家都知道,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健全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因为发展慈善事业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民族之间、贫富之间的相互理解、交流和帮助;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有利于抵御自然灾害,提高社会凝聚力,也有利于充分发挥民间和地方部门的作用。总之是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正因为如此,近些年我国慈善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蓬勃的发展。无论在精神文明还是物质文明方面,无论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方面,慈善事业都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9-09-16 09:38:59

朱锦昌:

我国城乡共有8300多万残疾人,近6000万最低生活保障人口,每年至少还有6000多万因灾需要特别援助的人口,年需要救助的人群总数在1.5亿人以上,这还没有将农村地区的相对贫困人口3200多万中需要照顾的、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计算在内。如此大规模的社会需求仅仅依靠政府很难全部满足,需要依托慈善这个民间平台发挥更多的辅助作用。我说的目的是,我国的慈善事业任重道远。

大家都知道,慈善事业的发展程度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民间慈善组织是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公民的慈善意识和行为是慈善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慈善事业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志愿组织和志愿者,需要大批专业人才,需要登记注册的职业性慈善组织和机构,需要制定和遵循慈善的组织原则,需要实现行业自律,需要透明公开,需要社会监督,需要政府政策支持和经济援助,同样也需要学界的调研、评估,总结经验,找出不足。

2009-09-16 09:41:04

朱锦昌:

《慈善蓝皮书》站在中国慈善事业的新起点上,评价过去、分析现状、展望未来,不仅填补了我国皮书系列的空白,而且还有其特殊的意义。我记得一位作家说过,当一个人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最大的幸福不是留下多少财富,而是留下多少美好的回忆。慈善行为就是最美好的回忆。《慈善蓝皮书》必将为我国的慈善事业继续发展留下最美好的回忆,打下深深的烙印,发挥应有的作用。

谢谢大家!

2009-09-16 09:41:53

谢寿光:

感谢朱秘书长的演讲,也对我们《慈善蓝皮书》的编写和出版提出了宝贵意见,我们会加以落实。最后有请民政部原副部长、中华慈善总会范宝俊会长讲话,大家欢迎!

2009-09-16 09:42:28

范宝俊: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2009年《慈善蓝皮书》发布暨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研讨会,共同探讨中国慈善事业未来的发展之路,我代表中华慈善总会向《慈善蓝皮书》的发布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关心支持本次活动的各界人士致以诚挚的问候。

伴随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光辉历程,中国的慈善事业也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随着我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慈善意识的不断增强,慈善组织、网络不断完善,捐赠数额不断扩大。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更是将全民慈善和志愿者精神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样一种境况下,如何将这种慈善热情转化为持续的力量,成为摆在中国慈善事业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中华慈善总会在2009年迎来成立15周年的同时,也在深深地思索着这个问题。

2009-09-16 09:43:02

范宝俊:

回顾中国现代慈善事业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无数先行者们在传统慈善的根基上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行,构建了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基本框架。近年来,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提高,全球的景观也进入了中国慈善界的视野。一些西方慈善组织的成功案例被源源不断引进,吸收传统慈善的精髓,梳理现代慈善的历程,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是推动中国现代慈善事业走向规范、平稳和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可以这样说,中国的慈善事业正处在一个历史的新起点上。总结过去、分析现状、展望未来,进行系统化的理论研究和指导,是历史的发展趋势和现在的必然要求。

《慈善蓝皮书》的出版正逢其时,在举世瞩目的2008年慈善热潮让人们记忆犹新和即将到来的共和国60年华诞的背景之下,《慈善蓝皮书》围绕中国慈善事业的历史背景和现代框架,共同探讨中国传统慈善理念,完善现代慈善制度,对于探索慈善事业未来发展之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的出现将如星星之火点燃中国慈善事业理论研究的明灯,这本书的背后也凝聚了无数理论研究者、慈善工作者、政府官员和爱心企业家的心血。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和敬意,并希望今后会有更多的理论研究者、慈善工作者奉献自己的智慧,有更多的政府官员、爱心企业家对慈善理论研究予以支持。

最后,让我们再次祝贺《慈善蓝皮书》的出版,并感谢为中国慈善事业理论研究作出贡献的各界人士,愿理论的光芒照亮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之路。

2009-09-16 09:44:27

范宝俊:

我作为一个从政府官员位置退下来的慈善工作者,已经在中华慈善总会工作了整整八个年头,八年的体会非常深。中华慈善总会成立15年,前七年陈部长邀请我做一个常务理事,因为政府官员不能任协会的主要负责人,就是参与一下,便于把政府的信息和慈善组织、社会组织进行沟通,有利于中华慈善总会的发展。我工作八年感觉到,接受这个任务确实是光荣的,这是党和政府关心的大事。但是走过这几年的路,感觉步履艰难,很辛苦。光看到这些成绩,业绩,救助多少人是很光亮的,但是实际工作中很困难。这八年我有一个体会,慈善事业的发展有三个很重要的因素。

2009-09-16 09:47:23

范宝俊:

第一,各级政府的支持,党和政府的支持,从中央到地方。这个支持体现在完善立法上,现在我们的法制还是不完善的,在制定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上也不够。去年通过的税收政策对捐赠款有优惠了,但是我们接收的设备——总会这几年做医疗救助比较大,上亿的项目有8个,最多的一个项目一年10个亿,帮助白血病人吃药等,这些药品和医疗设备都是几个亿,最多达到十个亿,这么大的东西就得过海关、卫生部,因为重大医疗设备的捐赠卫生部要批,比如说癌症的放疗设备价值很高,它得批准你才能募,你募的东西多了,海关会问你,怎么这么多,影响国家的关税,有很多议论。所以在做事情当中得说明、发函,我们的负责人亲自拜访、游说,很辛苦。所以希望政府在立法上、政策上要支持,还有一点就是对慈善组织的发展和建设给予扶持。

当然,给予扶持也有一个指导思想问题,不是叫政府包办代替。现在有一个促进司,将来把我们的慈善总会拿过来做一个处就可以了。那个形式不行,民间力量是民间力量。所以有时候政府一重视——我们的老会长讲,要不然就不重视,不支持,民间做事有利无害,做多大无所谓,一做大,影响一出来,这一重视就包办代替,政府就出面。这在理念、政策、理论上有很多说不通的地方,捐赠款列入财政中,现在说不清楚都做什么了。可喜的是,总会和红十字会没有进入财政中,我们的捐款给四川,有教育、医疗,哪个村、乡,哪个地方是多少标准,多少钱,一签协议,社会一公布,非常清楚和透明。凡是政府部门收的,就说不清楚了,因为走了财政部门,你说修路、修桥都可以。

2009-09-16 09:55:42

范宝俊:

我知道天津有人原来为唐山孤儿捐了一个亿,中央电视台有一次到我们那儿问这个当事人,说你捐的一个亿干什么用了,问两遍他说不知道。他没有办法知道,他捐到政府部门,政府进财政,哪个可以说是他的?所以政府的支持也好、领导也好、推动也好,要有一个方法问题,不能包办代替民间组织。民间组织有民间性,总会为什么这些年接受捐赠越来越多,大多数都是来自国际的。他们都认为中国的社团基本是官办社,他们会先考察你们是不是官办社,大家都说你是会长,你是不是民政部部长在管事?我说原来是部长,现在是志愿者,我退休很多年了,在做这个事。他会考察。很多项目原来和政府部门做的,现在反过来和我们做,去年我们做的款和项目加起来40亿,这说明组织建设很重要。这是我讲到政府培育支持问题。支持不一定是非给他几个编制,财政给多少拨款。

最近我们下面的一个慈善机构处向我报喜,报喜之后就笑,一个会长辞职了,我们市委市政府为了表示对慈善的重视,把市慈善会变成了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理论上、政策上是糊涂的,民间机构怎么变成事业单位?这是两回事。你说它是倒退还是进步?这些工作人员倒是高兴,可以吃皇粮,工作经费也不用愁了。不像以前是民间的,要考虑发展,要考虑资金。所以这种支持不可取。你可以补贴给它,支持它,也可以培育发展,创造条件,政府可以花钱买项目让它做,民间组织的民间性要有。所以在这方面我们作为专家学者要进行呼吁,领导要高度重视。

2009-09-16 10:03:41

范宝俊:

第二,慈善事业的发展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不称其为慈善事业,慈善事业本身就是群众的事业,不属于政府行为。个别地方政府搞募捐也跑偏,地方官找我让我圆场,我说你们做得不合适就是不合适。宣传舆论没有群众参与是不行的,因为慈善事业是群众事业。所以怎么样与媒体合作,加强宣传力度,强化人们的慈善理念,提升人们的慈善意识,在这方面要下功夫。

2009-09-16 10:07:02

范宝俊:

第三,慈善组织的自身建设。慈善事业的发展现在通过一些慈善机构作为一个平台,慈善组织是不是公信力强,筹措能力强,管理水平高,得到广大社会群众的信任和组织上的看重,这很关键。自身建设中人的建设、组织建设很重要。过去慈善机构也好,其他机构也好,大部分是从岗位上退下来的,有一点公益心的人做的事情。往往全国性的机构的主要负责人,从行业协会到公益机构,基本上都是部长们占绝大多数,或者大专家、学者。但更重要的是慈善队伍一定要培养一批文化素质高,有专业知识的、年轻的、专业的慈善工作者。原来中华慈善总会50到60人,10%—20%是从社会招聘的大学生,现在是60%。领导班子扩充50人,其中有30多人都是招聘的专职人员,文化素质最起码是大学本科毕业,有学财会的、外语的、法律的,研究生硕士学位的有5个,在不断扩大。这支队伍从事业发展来讲很有好处。

像我们这些年老的,各个方面所谓有点经验,有点影响力的人,我考虑中国的慈善事业还不可缺。我们给张罗钱,最近有几个企业家也热心慈善,说范会长,你要不干的话,长期的捐款换个人,钱都不够花。他也是看人,这个影响力不能排除。我们去募捐的时候就可以募来,比如说江苏、浙江都有例子。宁波有一个市委书记筹募,想做一个老年公寓,他开了专家和企业家的会,也请了政府管财政的人,说他需要1个亿,在一个月筹集到位,在第二个月施工。当时说今天管财政的副市长来了,政府支持,这体现民间公益,当时就同意了,一个星期之内就募齐了。这就是有影响力。比如说江苏的常务副省长一说募捐,现在江苏一年进帐也是20到30亿,所以说这些人才还是有用的,更多的是专业人才,把自身队伍的工作、制度规范化,不以人来管事,要用制度管事。

我在全国政协九届、十届会议上提了六次提案,人事和福利部门没有给我一个答案,说你的提案很好,但是还在研究。我提的是社会组织、民间机构对他们的人事、社会福利、保障等,国家要有一个宏观的研究办法和基本政策。当然,具体的让民间机构和相关部门来做。现在民间机构这么多,就说明我们从中央到地方对民间的重视还有待于提高。

2009-09-16 10:08:36

范宝俊:

我就是谈一点看法,希望大家为破解这个难题出点主意。最近我很困惑,现在好多民间组织向后退缩,变成事业单位,变成政府拨款,变成国家给编制。如果国家这么办,说走中国特色也可以,但是我认为还是民间的好。我和老部长经常在一起,他说你在任期间不要把我的慈善组织变了味,就是民间性的机构办成了吃皇粮的单位。有一阵他说不要把慈善机构办丢了,因为政协很重视慈善,政协主席当慈善会长的很多,你不要把慈善会拉到政协去。在民间组织的民间性认识上,专家学者需要好好研究一下。中国国情是有特色,但是不意味着发达国家的公益事业、慈善组织的建设就完全不适合我们,根本不适合我们。

9月8号我接待了美国慈善会的会长,他说我那里捐款每年都是几千亿美元,其中像巴非特、比尔·盖茨这些大富翁,捐赠总量加起来占全体的20%左右。更大的是全民参与,平均每人2000美金,主要来自老百姓。如果说中国的慈善事业要大发展,我个人看有发展就可以了,不要说大发展。现在一年给地震募1000亿,据财政部统计1000亿,人均不过100元人民币。而香港在1991年大水灾的时候就是将近6亿,连小娃娃都算上是100港币,平时每年捐赠就不下于5亿港币,这就是与社会的参与度有很大的关系。

这是我说的体会,大家给予讨论,将来以各种形式,社科院也好,民间也好,向中央反映我们的意见,使中央更加重视。谢谢大家。

2009-09-16 10:13:22

谢寿光:

非常感谢范会长,这个阶段的会议内容全部完毕,下面开始正式的论坛,由杨团主任来主持。

2009-09-16 10:16:58

杨团:

下面我给大家报告课题组几年来所做的《中国慈善发展报告》的撰写情况。我们课题组的部分成员坐在第二排。首先想要和大家讲的是,这本书我们确实做得很辛苦。大家看到后序就知道我们筹划这本书已经五年,真正写作也差不多有两年多,是在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下,刚才范部长讲的很清楚。包括中华慈善总会的一位常务理事吴国平理事长,他是无锡灵山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他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在座的、不在座的几十家慈善机构为我们提供了信息,有很多专家参加了多次讨论和对稿子的修改。

2009-09-16 10:17:50

来源: 中国网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2009中国慈善蓝皮书:去年接收慈善捐赠增长3.5倍
中国首次发布慈善事业发展重大史实
中国08年慈善捐赠总额1070亿 与发达国家差距大
民政部酝酿出台慈善信息公开办法 过半机构未公开地震善款情况
民企捐赠最大方 99%企业未履行慈善 云南患肺病民工获赔3-9万
民政部:民企捐赠最大方 99%企业未履行慈善义务
中国企业慈善发展严重滞后 履行义务企业不足1%
春蕾计划20年 谭晶等12人被授予"中国儿童慈善奖"
"最具号召力慈善家"陈光标再掀慈善高潮
2008年慈善捐赠共使5200多万人次困难群众受益
图片新闻:
三峡水位涨幅不超3米/天 不会诱发大规模地质灾害
简氏公布09年世界军力排名 美法俄中英分列前五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