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快,质量好
“绕月探测工程从立项到发射,只用了3年多时间,这不仅是我参与的几十项航天工程中最快的,与其他国家的探月比起来,时间也是短的,创造了奇迹。”中国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说。
在中国的航天工程中,从立项到发射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比如,载人航天工程是1992年立项,2005年实现首次载人飞行。
从国际上看,各国探月工程一般都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实施。日本刚刚发射成功的“月光女神”探月卫星,在1991年就开始立项研制。
2004年初,中国探月第一期工程批准立项,正式进入实施阶段。2005年12月29日,月球卫星初样完成,正式转入正样生产阶段。
叶培建说:“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研制完成,一方面是由于工程立足于现有成熟技术和装备,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航天战线的科研人员具有敢打必胜、雷厉风行的作风。
“在追求速度的同时,我们将产品质量的要求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工程中心副主任郝希凡说,“航天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我们力求做到一次成功。”
为了确保首发成功,“嫦娥”工程全系统开展了“两个100%”工作:所有单机、分系统和系统总体的设计都要进行全面的复查、复审、反思、质疑,不遗漏任何一个问题,复查工作要深入到研究室、工程组一级,要做到100%;所有产品的生产都要进行全面的复查复审,复查工作要深入到车间、工段一级,要做到100%。
花费少,收益高
每次作报告或讲座时,欧阳自远总会给人们算这样一笔账:探月工程一期的总经费是14亿元人民币,这相当于在北京建2公里地铁的经费。并且,这14亿元要分三、四年使用,每年最多4亿元。
“我们不追求‘豪华配置’,整个系统的各项指标刚好能满足工程要求,虽然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劳动,但我们认为很值!”参与卫星研制的主任设计师饶炜介绍说,比如,建立一套深空探测网需要数十亿美元,而中国科研人员使用天文观测网和航天测控网相结合的办法,达到同样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