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新华社记者王建民摄
10月24日,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开始了漫长的探月之旅。中国绕月探测工程以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广受国际航天界关注。
起步晚,起点高
对国际航天界而言,探月并不是新鲜事。早在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就已成功登上月球,并留下了人类在外太空的第一个脚印。此外,在中国之前,俄罗斯(前苏联)、欧洲和日本都进行过月球探测。
“虽然我们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说,国际上无人月球探测经历了从月球近旁飞过探测、撞击月球探测、绕月探测、月球表面软着陆探测和采样自动返回等循序渐进的阶段,其技术难度逐渐递增。中国首次探月就采用了绕月探测方式,直接跨越了前两个阶段。
“嫦娥一号”卫星承担的探测任务,许多也是国外没有做过或没有做全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采集人类首张月球三维影像和探测月表14种重要元素分布。( 李宣良 白瑞雪 孙彦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