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人类时期的化石
□从1922年至1925年,美国中亚考察团先后在中国蒙古高原进行了三轮科考活动,获得了大量的恐龙化石和其他动物化石,还有大量文物,这些全部运往了美国。虽然他们以此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科研成果,使世界为之瞩目,但人们不禁会问,在中国的领土上,外国人怎么能随意进行考察发掘?并一次又一次地把获取的大量化石,甚至文物都运往国外呢?
20世纪初的中国,清王朝刚刚被推翻不久,时局很不稳定,军阀混战,当时的政府既无暇顾及,又无能力去进行这类科考活动。
但美国考察团的做法,引起了中国爱国科学家的不满。
1928 年4月12日,美国中亚考察团开始了第四轮考察,这次考察的主要地点仍是内蒙古二连一带。当采集的大批化石运回张家口时,以中国古生物学家杨钟健、秉志、胡先骕、赵亚曾等为首的爱国志士提出:在我境发掘,应有互惠之办法,方为公允,特函电各方注意此事。他们促使当时国民党的大学院,也就是教育部,责成国民党政府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张继核办此事,并由其代表马衡与美方考察团团长安德鲁斯谈判。
中美谈判历经数月,于 1928年10月20日,双方终于签订了处置化石标本的相关协议。此协议刊登在1928年的中国《科学》杂志第 13 卷第 10 期上,其主要内容是:无脊椎动物化石全部留在中国,脊椎动物化石可以运往美国,其他化石平分;中国学者可以去美国参与研究,美方应为中方学者去美国参与研究提供方便;研究后的化石标本或模型应送还中国;今后再来中国考察必须有中国专家参与。虽然协议已经签订,但奥斯朋等美国专家认为,科学无国界。显然,他们对协议是有抵触的。
就在协议签订的当天,由当时中国古物保护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秉志、胡先骕、赵亚曾、杨钟健、马衡和北平政治分会代表李步青,会同安得鲁斯和他的助手在北平协和医院预科学校,对90多箱化石和文物进行了开箱检查。文物和中国有能力研究的部分哺乳动物化石留在中国,恐龙化石和剩余的其他哺乳动物化石都运到了美国。
1930年,美国中亚考察团再次来到中国。 5月26日,考察团仍然从张家口出发,在二连一带工作了近4个月,于 10月5日回到北京。根据中美协议,这一轮考察有9名中国专家参加,其中有中国恐龙研究的奠基人杨钟键教授、古人类学家裴文中教授,中方团长是古生物学家张席褆 教授。直到此时,中亚考察才成了“中美联合考察”。不过,这已是美国第三次中亚考察的最后一轮。
第五轮考察又挖掘到大量的恐龙骨骼和恐龙蛋化石,共计 120多箱。所有运往美国的化石,没有按协议退还中国。因种种原因,中方也没有派专家去美国参与研究,美方仅仅带去了几个修理化石和装架的中国工作人员。
美国中亚考察团成果辉煌,使原本就很著名的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声誉,进一步提高。中国的二连地区也因此成为最早载入国际古生物史册的中国恐龙化石产地。
二连大量恐龙化石的发现,使全世界的古生物学者对这里心驰神往。二连以恐龙为主的古生物化石科考活动,从此一发不可收。1949 年以后,先后有苏联、加拿大、比利时、意大利等国家与中国组成联合考察团,到二连进行科考,他们基本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果。
近二十年来,二连古生物科考活动的重大成果接踵而至。如果说美国人在这里的发现是出人意料的,那么后来中国人在这里的发现,则更为神奇和富有戏剧性。(下期预告:《奇妙的发现》)
(中央电视台10套《探索·发现》栏目供本报专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