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脸”的秘密如何暴露了
我也患有面容失认症,在公共场合经常会认不出熟人。我并不是靠人们的面部特征来辨认他们,而是靠其他的特征推测出来的:他们特殊的表达方式、步态和声音。我知道自己认不出别人的脸,但从没想过这会是一种病,直到2001年,玛蒂娜恰好在电视上看到关于面容失认症的节目,我突然认识到,那些症状跟我的十分吻合。
后来我就向德国明斯特遗传研究所的一名医生询问,认不出别人的面孔是不是先天疾病?他的回答是否定的。玛蒂娜对这个回答很不满意,她又在Google上用“脸盲”的德文进行搜索,很快找到有关报道,说有两个德国女人患这种病。从那以后,她在相关论坛上发帖提问,找到了更多患者,并开始了一项研究,再后来,这成了她医学博士论文的研究课题。
90位患有这种病症的人都同意接受采访,而后玛蒂娜在31人中发现了明确的证据,表明他们患有面容失认症。这让我们不敢相信,因为报道出来的病例太少了。但英国威尔士加的夫大学的专家进行的面容识别测验和复查肯定了我们的诊断。患者集中在6个家族中,包括我自己的家族,更显示了这是一种遗传疾病,玛蒂娜在2004年发表了这项研究结果。
我们确信将会有重大发现。我和玛蒂娜、遗传研究所的同事一起,调查了该病在普通人群中的流行性。我们把问卷发给当地3所中学的学生和德国明斯特大学的医科学生,结果显示10%的人可能患病,我们对他们进行了跟踪调查。
我们对这些学生进行采访,确定他们是否对辨认他人没有信心,或者遇到“陌生人”的时候有现成的借口(这表明他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又或者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遇到别人。因为认不出熟人是很尴尬的,脸盲症患者看到有人走过来时会设法躲避,比如走到街对面或装作在打电话。
我们采访过的大部分人并没有什么异常,大多数人只是害羞。但在689名被调查的学生中,有17个人,也就是2.5%,符合我们诊断面容失认症的标准。在征得同意后,我们采访了其中14名学生的亲属,发现他们的家族中都有人患有面容失认症。
2006年,我们把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医学遗传学杂志》上,我们发现,如果父母中有一方患有这种感知障碍,孩子得这种病的几率就有50%。一个显性基因的突变会产生这样的遗传模式:只要遗传到这个基因,不论它来自父亲还是母亲,孩子就会患上这种感知障碍。
那时候,已经不止我们一个小组在研究这种疾病了。2006年哈佛大学公布了中山健和迪谢纳的报告,他们在网络上用一系列面孔识别测试调查了1600人的面容失认情况,大约有2%的受调查者患有严重的面孔识别障碍,与我们的结果吻合。
有的孩子为什么不敢离开母亲
从一出生我们就喜欢关注别人的脸,但这种感知能力直到十几岁时才完全成熟。不过我们认为,遗传病的影响会很早就体现出来。所以从去年开始,我和妻子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研究了面容失认对孩子的影响。我们采访了被确诊的孩子的母亲,母亲们告诉我们,在孩子不满三岁时,一旦母亲离开房间,这些孩子就会变得很紧张,并且经常不让爷爷奶奶抱他们。尽管8~12个月大的孩子都会怕生,这种现象在面容失认的孩子却持续很久。“当她和其他孩子在一起时真是一种煎熬,”一位母亲回忆说,“其他孩子都在开心地玩耍,只有斯蒂芬妮紧张地坐在我腿上,不肯参与。”因为认不太清楚自己的母亲,斯蒂芬妮害怕,一旦和母亲分开就再也找不到她了。
和其他患脸盲症的孩子一样,斯蒂芬妮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认清每一个玩伴。在这样的家庭中,我们经常听说,孩子说不出自己半小时前在和谁玩耍。母亲们也注意到,当她们改变发型或者洗澡后用毛巾把头发包起来时,孩子会很不高兴,因为这打破了他们对母亲模糊的记忆,让他们很难认出母亲来。
这种病还会给孩子带来判断问题。一位也患有该病的母亲回忆说,自己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换教室了,她却还到原来的教室上课,因为觉察不到周围的同学和往常不一样,所以最后还是老师来告诉她走错教室了。
脸盲症患者14岁后生活会发生重大改变
目前还没有办法治疗面容失认症,不过可以教患病的孩子通过其他方法来认人,包括记住别人的穿着和发型,以及他们的步态和说话方式等。到了14岁,认脸有困难的孩子们就会自己想出这样的办法。一位牙医说,她通过别人微笑时露出的牙齿来辨认他们。另一个患者则注意男士穿着的鞋子,因为男人换来换去就那么几双鞋子。
当然这些办法都没有健全的面容识别系统来得有效,所以这种障碍一直困扰着患者,经常让他们陷入尴尬中。一个年轻人不好意思地回忆说:“我在聚会上和一位女士聊得很投机,但随后我去拿了些饮料,回来时已经忘了她长什么样了。那天晚上我再也没有找到过她,她肯定认为我是个白痴!”
研究人员还在努力寻找导致面容失认的基因。找到这个基因缺陷不仅能增进生物学上对面容识别的认识,还能帮助医生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诊断出疾病。越早发现患病的孩子,就能更好地向他们提供所需的帮助,让他们愉快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托马斯·格吕特尔/文周林文/翻译 摘自《环球科学》(现代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