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太空碎片——都亨
没有办法消灭,只有躲避
中国空间碎片行动计划前首席科学家都亨说,空间碎片通俗说法就是太空垃圾,目前围绕地球运行的直径在10厘米以上的太空垃圾至少有1万多块,主要包括火箭助推器、已经废弃的卫星、飞行器撞击留下的碎片和各种由航天员和空间站遗落太空的垃圾,估计它们总重达5500吨。“这些垃圾正以每秒7.9公里的速度运行着,破坏力极大,不要说撞上航天员,就是撞上飞船或空间站都会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目前我们还没有办法消灭这些太空垃圾,唯一的方法只能是躲开它们。”都亨说,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太空垃圾的信息已被收集并编成了目录。目前主要借助雷达和光学望远镜来观测这些太空垃圾。雷达主要用于探测低地球轨道的太空垃圾,如果离地球较远轨道内的太空垃圾则用光学望远镜进行观察。在观测到这些太空垃圾后,科学家们会详细记录它们的相关数据及轨迹,并建立数据库。“无论是航天员太空行走还是航天器太空飞行,只要知道了这些太空垃圾的轨迹,就可能事先预测它们是否会被撞击,以便改变轨道躲避它们。另外航天员在舱外活动的时间也比较短,遭遇大空间碎片的概率其实非常低。”
谈如何躲避——都亨
可选择从航天器背面出舱
虽然人类的技术已基本能准确掌握10厘米以上的太空垃圾,但毕竟围绕地球运行的太空垃圾更多的是小于10厘米。有说法称,直径0.5毫米的太空金属微粒就足以戳穿密封的航天服;即使人类肉眼无法辨别的尘埃,如油漆细屑、金属粉末类也可能使太空中的航天员丧命。“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下太空垃圾的监测还是个难题。”
另据了解,虽然小于10厘米的太空垃圾数量非常大,但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杂乱无章地围绕在地球周围,它们虽然时有撞击但也不是整天撞来撞去,而是有自己的“聚集地”,比较集中在几个相对固定的轨道范围内。
都亨表示,对于相对较小的太空垃圾,我们只能靠“防”。他介绍说,这对航天服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设计人员在制作航天服时都要做大量的抗撞击试验,计算出遭到不同等级太空垃圾撞击的概率,然后根据撞击试验的结果不断改进航天服。
都亨还介绍,执行太空行走的航天员可以选择出舱的位置来避开太空垃圾。他举例说,就如同人站在背风的地方,不会被风吹到。而出舱的航天员可以选择在航天器的背面出舱,这样遭遇太空垃圾的概率会进一步降低。
谈被撞击几率——朱毅麟
5000航天器就1个被撞坏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朱毅麟教授告诉记者,曾有美国和俄罗斯的宇航员在出舱后出现一些不适症状,他们就立即返回座舱或缩短出舱时间,以保证生命安全。“太空碎片基本上不会对出舱活动产生影响。”朱毅麟说,人类进入太空这么多年以来,已经发射了包括卫星、飞船和国际空间站等在内的5000多个的航天器,其中只有一个航天器是因为碎片撞击发生故障的。“像国际空间站那样长期处于太空中的航天器,碰到太空碎片的几率会大一些。即便如此,也只遇到一些太空碎片的微粒,对一些光滑的表面如热控涂层等产生一些摩擦,影响到一些功能,但对空间站的威胁并不大。载人航天一般只有几天或十几天的时间,被太空垃圾撞击的几率微乎其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