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闭关修炼到开门切磋
2005年8月24日,中俄军事联合演习两栖登陆作战演练拉开战幕。
该旅水陆坦克和两栖战车与俄海军陆战第55师的10辆战车并肩战斗,共同担负抢滩登陆作战任务。
然而,即将泛水出击时,大雨突降,海上的风力6—7级,浪高2.5—3米,海况已超出了登陆装备性能要求。
面对如此复杂恶劣的气象,泛水前半小时,演习指挥员打电话问时任该旅两栖装甲团团长的陈昌锋:“有没有把握?”
“没问题!我相信我们的装备,更相信我们的官兵。”陈昌锋回答得斩钉截铁,这种底气和自信来源于部队组建以来先后圆满完成的数十次重大演习。
11时21分,登陆舰前后舱大门打开,我海军陆战队官兵临危不乱,处变不惊,风雨交加中驾驶着水陆坦克纷纷跃入滚滚波涛之中,准时准点登陆。
第一次与外军进行联合军事演习,我海军陆战队就向世界展示出了过硬战斗力和优良作风,这是该旅长期以来坚持从国际风云的变幻中把握新军事变革的走势、让演兵场与世界接轨的一个缩影。
作为我军对外交流的窗口部队,该旅在与外军的交流和学习中,不断查找差距。从1987年3月至今的23年间,该旅先后24次迎接美、英、法和澳大利亚等56个国家驻华武官、军队高级将领和普通士兵的参观访问。
多样化战场检验实战能力
30年来,无论是执行南沙守礁建礁还是参加国庆大阅兵,无论是长江抗洪抢险还是汶川抗震救灾,无论是奥运安保还是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哪里有多样化军事任务,哪里就有海军陆战队!
10年后的汶川抗震救灾战场,同样是这支“海洋迷彩”,用坚强意志和勇敢,将海军陆战队的名字永远铭刻在灾区人民心中。
2008年5月14日,该旅再次奉命紧急出动,206台车辆拉成一字长蛇阵,向灾区挺进。
42个小时后,这支劲旅出现在重灾区绵竹市汉旺镇,比预定时间整整提前6个小时!创下了我军摩托化行军规模最大、人数最多、速度最快、距离最远、组织最严密等多项纪录。
5月17日,该旅接到命令:迅速解救绵竹市清平、天池两乡被堰塞湖围困的老人和伤员。他们冒着余震、塌方、泥石流等危险,靠着平时训练中积累的野外生存技能和过硬的体能,遇山攀岩,逢水搭桥,用竹子和废旧轮胎制作简易竹筏,成功营救转移群众142名。
“霸王花”是这样炼成的
在海军陆战队的编制序列里,有一支被誉为“两栖霸王花”的两栖侦察女兵队。
她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0岁,有着女孩特有的天真活泼。可海军陆战队不承认性别,男兵要完成的训练课目女兵丝毫不能含糊。
从最简单的拳术、剑术、捕俘基本功、单兵战斗动作,到使用匕首枪、步枪、重机枪等轻武器,再到攀登、爆破、侦察等基本作战技能,女陆战队员均要熟练掌握。
天刚刚亮,女陆战队员就起床整理战斗装具,她们要用武装越野的方式迎接太阳升起。
上午8时30分,水上划舟推舟训练开始。橡皮舟离预定登陆岸滩越来越近,她们卸下战斗装具,轻轻没入水中,隐蔽在橡皮舟的4个角落,一边游泳一边拖着橡皮舟悄悄向岸滩接近。
划舟刚刚结束,姑娘们还没来得及擦去脸上的泥水和汗水,就被带到岸滩的一块沼泽地上进行扛圆木训练。她们面前堆放着数根直径约40厘米、长约5米的圆木。这样的圆木干的时候重约200斤,在水里浸泡后重量将增加几十斤。女队员要合力扛着沉重的圆木通过几十米长的泥潭。
上午11时,火辣辣的太阳使地表温度早早地超过了35℃,更艰难的训练还在后面。
经过短暂的午休后,下午的训练依然异常艰苦。
晚上,女陆战队员回到营区,还有1小时的体能训练在等着她们。
当“蛙人”比考名牌大学还难
“蛙人”,是精英中的精英。当一名合格的“蛙人”,比考名牌大学还难。
并不是每一个海军陆战队员都能成为“蛙人”。新兵训练结束,经考核,体能、技能等各方面成绩比较优秀的才有资格进入两栖侦察队,而后进入预备中队,经过严格的基础训练后,再分配到相应的中队。
如果训练不合格,部队再给他第二次机会,进入强化训练阶段。如果还是达不到“蛙人”最基本的体能要求,就淘汰出局。
去年开始,旅里组织“蛙人”尖子集训,14个月,“蛙人”们只休息了12天,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春节也没有放假,每天都是高强度训练。
“明天就要上战场!”“蛙人”们时刻准备着。(李唐 唐忠平 曾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