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礼还是送钱这是个问题
“过年了,要送礼,送什么好呢”……记者昨键入“过年送礼”在网上搜索,发现类似的求助帖遍布各大论坛,一些网站甚至推出了“春节拜年送礼手册”,教人如何挑礼物。
在江城一家旅行社工作的陈女士告诉记者,因为工作很忙,她每年都为过年买礼品发愁。母亲节俭成性又有点胖,有年给她买了件衣服却不合身,又没时间去换。只好就给父亲买东西,一条烟、两瓶酒在一家超市就搞定,却总觉得欠了母亲许多。
家住枣阳的刘小姐,记忆中的过年总是和一辆小麻木相伴的。因为妈妈在兄弟姐妹中年纪最小,按当地风俗,大年初一就要把7个舅舅姨妈家全部拜到,再从初二起每天到一个亲戚家吃饭。礼品太多,只好租个小麻木,7点钟就起床,一家只呆十几分钟就往另一家跑,像打仗似的累得腰酸背疼,“都不知是图个什么。”
“拜年就是礼品大搬运,哪家过完年没有一堆吃不完的饼干、点心、保健品……”在保险公司任职的江先生十分感慨。A家拎来的重新组合一下换到B家,B家再拎到C家;还要当心别拎错了,把别人拎来的又原封不动送回去了,最后年终奖就换成了一堆礼品。
记者随机调查了10位市民,不少表示嫌挑礼物麻烦、费时,近几年开始干脆就送购物卡了。不过,却总觉得亲情被简单地物化成了一张卡,钱虽不少,情意却变得单薄、苍白了。
专家观点过年不只是“请客吃饭”
省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罗志:很多人觉得年味越来越淡,这是客观事实。因为年文化其实是农耕文化,过去农业生产和生活的方式决定了年终是休息的时候,因此大家有时间、有闲情聚在一起商量怎么过年,如插桃枝放鞭炮、祭祖先祭神。民以食为天,再做点好吃的,过年的味道就出来了。
进入现代社会,不仅生活方式有很大变化,传统文化也经历了变异、淡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可是,这并不意味着过年就只剩下了“送礼吃饭”。我们看到,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在重拾传统文化,吃腊八粥,祭灶神等。在这些充满仪式感的过程中,会让我们对生活充满敬畏之心,就不会只为如何送礼发愁了。
别让物质俗化了人情
武汉金泉书院院长朱韦全:大家为拜年送礼还是送物的烦恼,本质上还是文化的缺失,和整个社会“重利轻义”的浮躁氛围造成。
拜年一定要送礼吗?其实不能太单一化、太物质化,给孩子送一本书送一首诗当压岁钱都未尝不可。只要内含了自己的心意,无论钱多钱少,他们都会高兴的。
压岁的意思,无非是让孩子健康成长。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待人接物的方法,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比给钱的效果更好。 (楚天都市报 王海玉方巧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