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6名漂亮女生身穿惹眼的圣诞裙装,挂着“80后企业少掌门人寻找清纯美丽校花”彩带,在暨南大学饭堂门口派发同名宣传单张,引得来往学子纷纷侧目。斯蒂文摄
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备受争议的“富二代”走进公众的视野。
盘点过去这一年,“富二代”一方面纠缠在诸如“炫富”、“飙车案”、“调戏少女”、“打人”等负面新闻里;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富二代”个案和调查显示这个群体“积极向上”,跟我们想象的纨绔子弟形象完全判若两样。
面对未来,相信“富二代”这个群体将持续地被公众关注。而他们的父辈们也会一如既往地期待他们在家族财富的延续上有所作为。
一起“飙车案”把“富二代”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5月7日晚20时,富家子弟胡斌在杭州闹市街头飙车,不慎撞到行人谭卓。20时23分,谭卓被送进省立同德医院,半小时后宣告不治。
“富家子弟把马路当F1赛道,无辜路人被撞起5米高”。一个网帖、一张照片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声讨运动。矛头所指就是“富二代”。
“从来纨绔少伟男”“反传统”“态度骄横、不可一世”……道义审判夹杂着仇富情结,一个网民投一块“板砖”,“富二代”的头顶下就起了舆论的“陨石雨”。
有评论说:“这些富家子弟,财富带给他们与生俱来的优越感,父母的溺爱导致他们中间的很多人争相炫富,藐视法律,无视生命,以为一切都是可以用钱来摆平的。”
杭州飙车案发生后3天,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又一富家子弟驾车撞了人,一名3岁的小女孩被撞飞四五米。肇事者冲出校门离开。事后查证,肇事者是一个20岁的浙江宁波小伙子,家境富裕,当时是借父亲朋友的车在开。
一时间,“富二代”似乎滑入了“纨绔败家子弟”的舆论漩涡。有钱能使鬼推磨,暴富人群飞扬跋扈惯了,难免“言传身教”,“富二代”有财无德、恃财傲物符合公众的合理想象。
在社会学者袁岳的眼里,中国的“富二代”们即有五种表现:一、明显不成器,缺乏危机感与对于压力的心理反应机制;二、缺乏对父辈事业所在社会环境的认知;三、具有在优越生活环境中形成的消费能力,极端缺乏对自我、社会关系与团队的管理期待与能力;四、缺乏自我节制与妥协能力,个性比较张扬;五、物质至上思想突出,极度缺少公德修养与道义感召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