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多管齐下敦煌在行动
生态忧患意识已植入18万敦煌人心中,但问题的解决并不简单,尤其是农业,这是用水大头,节水保生态的同时,还得确保农民收入不下降甚至增收。
不种棉花种葡萄,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逼”出来的,目的在于提高单方水的效益。敦煌市林业局局长高华介绍,按目前的市场价测算,如果采用节水的沟灌模式种植葡萄,与种棉花相比,每立方米水的产值、纯收益均为棉花的10倍以上。
与之同步进行的还有“三禁”和关井压田。敦煌市已颁布通告,禁止移民、开荒、打井,并计划到2010年关闭灌溉用机井318眼,压减耕地5.4万亩。
此外,敦煌市还积极推进水权水价制度改革,对水资源进行严格的定额管理。
化解敦煌危机尚需全流域努力
滋润敦煌绿洲的两条主要河流是疏勒河和疏勒河支流党河,由于人类不合理利用开发,两条河流都已断流。
敦煌市水务局副局长张华介绍,疏勒河已断流数十年,每年约10亿立方米源自祁连山脉的冰雪融水,基本被上中游地区用完,无法供给敦煌生态用水。
党河现在是敦煌的主要水源,但一年中大部分时间也处于断流状态,这条河流2.98亿立方米河水已无法满足流域用水需求,处于这条河流最下游的敦煌市不得不每年大量超采地下水补灌农田或用于其他方面。
地下水超采带来的是地下水位不断下降,进而引发湿地萎缩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敦煌地区地下水位从1975年至2001年共计下降了10.77米,平均每年下降0.41米。现在地下水位仍以每年0.2米左右的速度下降。
高华认为敦煌目前面临的严重生态危机,不是敦煌自身所能解决的,这需要从整个流域的视角来审视问题,需要政府更高层面采取措施,如从外流域调水,或上游地区为敦煌生态分水。
历史上,在敦煌附近,曾有一个楼兰古国,但最终被风沙埋没。作为土生土长的敦煌人,高华说:“我们已认识到了问题的症结,我们也在努力,绝不能让古楼兰的悲剧在敦煌再次上演。”
□新闻链接
温家宝:决不能让敦煌成为第二个楼兰
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甘肃进行考察。17日18时30分许,暮色已降,奔波了一天的温家宝来到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看望科研人员。
参观完研究所后,温家宝有感而发,他说:“我向大家讲一下,我关注甘肃的几个生态问题:第一,甘肃的最大制约因素是水,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是一个重大问题。要高度重视石羊河治理,必须把防沙治沙、节水和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结合起来。第二,要合理利用黑河水,统筹兼顾向额济纳旗调水与河西走廊绿洲的保护。第三,要拯救两个地方:一是民勤,二是敦煌。它们都被沙漠包围着,决不能让它们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和第二个楼兰。第四,要保护祁连山的冰川。没有祁连山冰川,就没有河西走廊的生产生活生态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