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在2009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期间,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了中国矿产资源潜力——中国地质调查进展专题论坛。论坛上,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评价部主任陈仁义博士发表演讲,用一批找矿新成果数据再次对中国存在巨大的找矿潜力进行了注解。
他说,近年来,我国新发现矿产地900余处,包括铜121处、铅锌191处、金银252处、铁锰72处、钨锡52处。其中,特大型8处、大型144处。重要的新发现包括:乌拉根铅锌矿,铅锌800万吨;驱龙—甲马铜矿,铜1100万吨;亚贵拉铅锌矿,铅锌300万吨;普朗铜矿,铜427万吨;骑田岭锡矿,锡66万吨;泥河铁矿,铁1.2亿吨;本溪大台沟铁矿,铁30亿吨;大场金矿,金100吨;新疆罗布泊钾盐矿,钾盐1.86亿吨;土屋铜矿,铜465万吨。
新增(333+3341)一批资源量:铁矿石39.3亿吨,锰矿石1.23亿吨,铜矿3851万吨,铅锌8355万吨,铝土矿5.2亿吨,钨矿76万吨,锡矿264万吨,金矿1830吨,银矿85165吨,煤炭48.8亿吨,钾盐46838万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重要矿产资源供应紧张局面。
形成了一批新的国家级资源基地。通过国土资源大调查的先导和拉动作用,基本形成西藏驱龙—甲马铜矿、滇西北铜多金属、新疆东天山铜多金属、华北地区铁矿、新疆罗布泊钾盐、湖南骑田岭锡矿、西藏金达铅锌银矿、豫西南铅锌银矿、青海大场金矿等多个资源基地。
九个找矿新发现,包括驱龙—甲玛巨型铜矿带、滇西北有色金属资源基地、天山有色金属成矿带、华北隐伏铁矿资源基地、罗布泊钾盐矿、湖南骑田岭锡矿资源基地、金达铅锌银资源远景区、豫西南铅锌银资源基地和青海大场金矿资源基地。
陈仁义说,这些数据表明,中国还存在巨大的找矿潜力,是我们立足国内增强资源保障能力的基础条件。
基于对我国矿产勘查形势的深入分析,结合我国的成矿地质条件,陈仁义说,中国地质调查局已初步提出了50个首批启动的整装勘查、800处矿产地普查、200个重要远景区矿产调查和300个矿山接替资源勘查等矿产勘查项目,以尽快将巨大的资源潜力发掘出来,成为增强国内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的现实生产力。(记者于德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