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物价涨幅前高后低,回落幅度逐季加大
2008年,陕西省物价涨幅呈前高后低、回落幅度逐季加大特征,CPI、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分别上涨6.4%、8.4%和11.2%,分别高于全国0.5、1.5和0.7个百分点。
1.居民消费价格走势的结构性、阶段性特征明显。食品类价格拉动CPI上涨4.8个百分点,干豆、肉禽及其制品、食用油脂类价格上涨较为突出。翘尾因素对CPI上涨的影响占到三分之二,新涨价因素仅占三分之一。CPI整体表现为冲高、震荡、回落态势,四个季度分别上涨9.1%、8.1%、5.5%和2.9%(见图11)。
2.生产价格快速上涨。受上半年国际粮食、石油、矿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影响,PPI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分别比上年提高5.5和4.9个百分点,但二者间涨幅差距缩小,表明物价上涨对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在逐步减弱。农产品生产价格涨11.1%,但同期农资价格上涨22.0%,部分抵消了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农民增收的作用(见图11)。
3.劳动力成本进一步提高。2008年,陕西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9.2%,增幅比上年降低6.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劳务收入增长20%,对农民纯收入增收的贡献达42.2%。同时,陕西省各地关注民生,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金标准普遍有所提高。
(四)财政收入增长较快,民生工程、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支出大幅增加
固定资产投资增量、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利税的快速增长,为财政收入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陕西省地方财政收入达592.2亿元,增长24.8%;财政支出1435.6亿元,增长33.6%,收支差额比上年进一步扩大(见图12)。其直接原因一方面是政府大力实施“民生八大工程”使支出规模快速增加,另一方面是救灾和灾后重建支出大幅增加,其中灾后重建补助支出是上年的143倍。
(五)节能减排效果明显,金融支持力度加大
2008年,陕西省狠抓重点区域治理和200户耗能大户的节能降耗,加速淘汰水泥、钢铁、焦化等落后产能,大力推广清洁生产,陕西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稳步下降,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较2007年继续削减4.08%和3.68%。秦岭和汉丹江生态保护进一步加强,省内10市市区的良好天气全部突破300天。但由于初级产品和资源型产业比重较高,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金融机构强化“绿色信贷”理念,自觉按照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导向,加大对节能减排效果显著企业和项目的授信力度,信贷资金的资源配置引导作用明显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