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就业渠道拓宽,收入来源增多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城镇就业人口的增加,城镇居民就业渠道不断拓宽,改革开放为城镇经济注入活力,就业渠道逐年增多,外资私营合资等各种经济类型单位从无到有,个体劳动者也越来越多,在城镇就业者中比重逐年增大。
表1 四川改革开放后主要年份收入情况
单位:元/人
年份
|
可支配收入
|
1. 工资性收入
|
2. 经营性收入
|
3. 财产性收入
|
4. 转移性收入
|
绝对额
|
比 1978
年增长 %
|
绝对额
|
比 1978
年增长 %
|
绝对额
|
比 1978
年增长 %
|
绝对额
|
比 1978
年增长 %
|
绝对额
|
比 1978
年增长
(倍)
|
1978
|
314
|
|
314
|
|
|
|
|
|
|
|
1980
|
364
|
15.9
|
363
|
15.6
|
|
|
|
|
1
|
|
1985
|
680
|
116.6
|
593
|
88.9
|
8
|
|
30
|
|
54
|
53
|
1990
|
1281
|
308.0
|
1076
|
242.7
|
11
|
37.5
|
16
|
-46.7
|
292
|
291
|
1995
|
4003
|
1174.8
|
3140
|
900.0
|
29
|
262.5
|
131
|
336.7
|
598
|
597
|
2000
|
5894
|
1777.1
|
3713
|
1082.5
|
265
|
3212.5
|
183
|
510.0
|
1462
|
1461
|
2002
|
6611
|
2005.4
|
4552
|
1349.7
|
343
|
4187.5
|
130
|
333.3
|
1968
|
1967
|
2005
|
8386
|
2570.7
|
5838
|
1759.3
|
515
|
6343.6
|
211
|
604.7
|
2438
|
2437
|
2008
|
12633
|
3923.2
|
9117
|
2803.5
|
1040
|
12900.0
|
263
|
776.7
|
3265
|
3264
|
就业渠道的拓宽使城镇居民收入来源逐渐增多,1978年四川城镇居民收入中100%来自国有、集体职工的工资和福利补贴。但2008年国有、集体职工的工资性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下降到66.6%,比1978年下降26.4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使居民投资意识不断增强,财产性收入增长迅速。随着企业股份制的推行,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发行量的增加,城镇居民的金融活动日趋活跃。2008年城镇居民年人均财产性收入263元,占全部收入的1.9%。
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呈现多元化
改革三十年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比改革前三十年明显加快,改革前努力了三十年的温饱问题在“六五”期间(1981--1985年)短短几年中得到彻底的解决。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摆脱了票证的限制,真正达到丰衣足食的温饱阶段,从此开始向小康目标迈进。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用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判定生活发展阶段的一般标准:60% 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40% 以下为富裕。改革前三十年以及改革初期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都在59% 以上,保持在刚刚脱贫仍在温饱最低线上徘徊的水平。直到“六五”期间,国家经济实力得到发展,市场供应日趋繁荣,人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消费逐步取消了票证限制,1985年四川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迅速下降到51.5%,彻底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了2000年实现小康目标的历程。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1997年首次跌落50% 的大关之后继续下降,2006年就达到37. 7%,用这一指标衡量,目前四川城镇居民总体生活消费已达到小康水平。
一、食品消费
改革三十年来,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的变化从数量品种的增加逐步向质量营养的改善发展。主要食品消费量的变化也较为明显,粮食消费量逐年减少,肉禽蛋鱼等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量逐年增加。
表2 主要食品消费量
单位:公斤
年份
|
粮食
|
猪肉
|
鲜菜
|
鲜蛋
|
水产品
|
奶及制品
|
鲜瓜果
|
1978
|
146
|
10.6
|
139
|
1.9
|
2.9
|
0.3
|
4.8
|
1985
|
130
|
30.3
|
166
|
7
|
2.8
|
1.2
|
15.9
|
1990
|
135
|
33
|
165
|
7
|
3.5
|
5.1
|
23.8
|
1995
|
89.2
|
29.5
|
131
|
8.5
|
4.3
|
5.4
|
37.5
|
2000
|
79.6
|
29.4
|
130
|
8.8
|
4.9
|
10.9
|
40.5
|
2005
|
71.2
|
31.4
|
135
|
8.1
|
13.5
|
21.6
|
44.1
|
2008
|
69.8
|
31.5
|
149
|
9.3
|
14.2
|
19.1
|
49.2
|
2008年四川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粮食69.8公斤,比1978年减少42.2%;购买肉禽蛋49.5公斤,比1978年增长3.7倍;其他食品的消费量也有较大增加:年人均消费食用植物油13.9公斤,比1978年增长3.2倍;购买鲜瓜果49.2公斤,比1978年增长1.6倍;消费奶及制品49.2公斤,增长9.3倍。膳食消费结构更加趋向营养、方便。
二、衣着消费
改革前城镇居民衣着消费极为单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当时社会提倡的风气。据调查1978年四川城镇居民平均每人每年购买成衣0.8 件,购买各种鞋1.2双;2008年城镇居民年人均购买服装5.8件,比1978年增长6.3倍;各种鞋2.5双,比1978年增长1.1倍;反映出城镇居民衣着消费中社会化服务程度增强,自己动手缝制衣物的比重越来越小。
三、用品消费
城镇居民生活变化又较为显著的反映在家庭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上,改革前人们追求的是“三转一响”的“老四件”,即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改革初期又转向以彩电,洗衣机,电冰箱,录音机等为主要代表的“新四件”;目前电话,空调,家用电脑,轿车等新的消费品又逐渐进入城镇居民家庭。据调查1980年四川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彩电0.03台,洗衣机0.06台,电冰箱0.03 台,录音机4.26台,刚刚开始进入萌芽期;到1988年彩电拥有量增加到46台,洗衣机增加到73.8台,电冰箱增加到28.7台,录音机增加到60台,进入发展期;1998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彩电110台,比1988年增长1.4倍;洗衣机94台,比1988年增长27.4%,电冰箱81.9台,增长1. 85倍,已基本达到饱和期。而新一代的消费品又取而代之,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空调器86.5台,家用电脑49.1台,家用轿车6.1辆,移动电话161部,还有77.2%的家庭装有电话。
四、住房消费
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人们开始关注衣食以外的消费。“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这是前几年较为流行的一句口号,正说明改善住房条件的重要。住房是一项最迫切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六十年来各级政府为解决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做出了极大的努力。
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生活迅速提高,人均住房面积不断增加,住房设施也相应配套。据调查,1985年四川城镇居民家庭中无房户、人均4 平方米以下的拥挤户和大儿大女合居一室的不方便户占10.2%;1990年下降到5%,2000年仅有0.8%。人均居住面积1990年只有9.2平方米,到2000年增加到20.5平方米,2008年达到29.86平方米,居住条件的改善更为明显。截止到2008年末,有87.5% 的城镇居民家庭住上了单元配套住房,92%的家庭居室内有厕所或浴室,82.1%的家庭使用煤气或液化石油气,62%的家庭安装了空调设备。87.1%的家庭住房有全部产权。
住房条件的改善增加了城镇居民的住房消费支出。1978年四川城镇居民人均住房消费16元,其中水电燃料费13元,分别占消费支出的5.1%和4. 1%;1998年人均住房消费支出增加到390元,水电燃料费增加到229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23.4倍和16.6倍,消费比重分别增加到8.9%和5.2%。2008人均住房消费支出增加到819元,水电燃料费增加到543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50.2倍和40.8倍,消费比重分别增加到8.5%和5.6%。
五、交通通信消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化的交通通信迅速进入居民消费中。1978年四川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交通通信支出仅3.2元,其中交通支出2.85元,通信支出(事实上只是邮电费)0. 35元。2008年猛增到1121元,增长349倍,其中交通支出549元,通信支出573元。相比之下,通信支出的增长更为迅猛。据调查,2008年四川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161部移动电话,49.1台家用电脑;全年人均电讯费支出473元,其中上网费48元。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正在向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时代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