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
近年来,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六个方面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2000―2007年,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稳步向前迈进。
据测算,2007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数为72.9,比2000年提高了13.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加1.93个百分点,按此发展趋势,到2020年完全可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同时,监测结果也显示:
(一)2007年经济发展指数为65.5,比2000年提高15.2个百分点,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稳步向前
2007年我国人均GDP为18934元,比2000年的7858元增长1.4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9.5;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由2000年的0.90%上升到2007年的1.49%;城镇人口比重由2000年的36.2%上升到2007年的44.9%。城镇就业人员由2000年的23151万人上升到2007年的29350万人。
(二)2007年社会和谐指数为71.3,比2000年提高13.8个百分点,社会和谐发展逐步改善
2000―2007年,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逐渐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由2000年的68.7%缩小到2007年的62.6%。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基本社会保险(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率由13.3%提高到47.6%,提高了34.3个百分点。尤其是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步伐明显加快,有2448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7.3亿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86.2%。城乡社会生活总体上安全有序。全国万人刑事犯罪率保持基本稳定,自2004年以来,万人交通事故死亡率、万人火灾事故死亡率和万人工伤事故死亡率等重大安全指标有所下降。
(三)2007年生活质量指数为78.3,比2000年提高20.0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居民收入的大幅增长,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改善。2000~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280.0元增加到13785.8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0.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253.4元增加到4140.4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6.2%;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呈较大幅度的下降,农村恩格尔系数下降6.0个百分点,城镇下降3.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住房面积也大幅提升,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2000年的24.8平方米提高到2007年的31.6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2000年20.3平方米提高到2006年的27.1平方米;平均预期寿命有所增长,由2000年的71.4岁上升到2005年的73.0岁。
(四)2007年文化教育指数为67.3,比2000年提高11.8个百分点,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在文化方面,县乡两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基本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到2007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856个,文化馆2921个,公共图书馆2799个,博物馆1722个。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扎实推进,2007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5.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6%。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进一步繁荣,全年生产故事影片402部,科教、纪录、动画和特种影片58部。出版各类报纸438亿份,各类期刊30亿册,图书63亿册(张)。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加快,群众性体育蓬勃发展,体育健儿在国际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在教育方面,农村义务教育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2007年开始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初中教育毛入学率由2000年的88.7%上升到2007年的98.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由2000年的42.8%上升到2007年的66.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000年的12.5%上升到2007年的23.0%。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继续提高,由2000年的7.79年上升到2007年的8.4年。
(五)2007年资源环境指数为72.0,比2000年提高6.4个百分点,资源环境受到重视
按2000年可比价计算,单位GDP能耗开始由2005年的1.43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07年的1.36吨标准煤/万元。在监测的557个城市中,2007年有389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占监测城市数的69.8%,比2000年提高33.3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也上升到18.21%。城镇污水处理率由2000年的34.3%提高到2007年的60%。2007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上年下降3.14%和4.66%。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重要转变,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资源环境问题都十分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