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安居房:群众心中的“保护神”
乌恰县受灾最严重的吉根乡柯尔克孜族布茹玛罕大妈清楚地记得地震来临前的种种异常情况:天已经完全黑了,但很多人家的狗却突然狂吠不止,牲畜都显得极为焦躁,就连村外的乌鸦也乱飞乱叫。老人寻思着大地震又要来了……
果然,没过多久剧烈的晃动从地底深处突然袭来。未敢入睡的人们惊慌失措,纷纷夺门而出,但地震让人站立不稳,东倒西歪……随即,新疆地震局监测预报台网测定,新疆乌恰县境内发生里氏6.8级强烈地震。
然而,此次的强烈地震并没有出现布茹玛罕大妈记忆中的那样生死离别、损失惨烈的场面。虽然有房屋倒塌,也有大量房屋因裂缝而成为危房,但和往昔大地震后最大的不同是,地震没有砸伤人,更没有把谁埋在废墟下。让大妈更为惊异的是,这两年刚刚建成的抗震安居房果然抗震,不仅没垮甚至连裂缝都没有,已建好抗震房的邻居们没有大的损失。
“这次地震我们家多亏有抗震房,损失不大。”吉根乡的吐尔干阿力说,“现在我们真是非常感谢政府帮我们建这个房子。”吐尔干阿力告诉记者,在没有住进抗震安居房以前,晚上睡觉都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生怕发生地震。自从全家搬进抗震房后,晚上睡踏实了。他希望更多的乡亲能赶快建抗震房。
据乌恰县住房城乡建设局的统计,共有9400多户抗震安居房经受住了这次6.8级强震的考验。在受灾最严重的吉根乡群众的心里,抗震安居房已经成为他们生命财产的“保护神”。
让曾经的伤痛更具价值
新疆抗震安居工程领导办公室主任张国文告诉记者,每次一听到地震的消息,他最关心的就是抗震房是否发挥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作用。近5年的情况让他宽心了不少,几次大地震已经证明,抗震安居房在保障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发生6.8级强震,那次地震共造成268人死亡,3万多户居民的房屋倒塌。张国文说:“那次沉痛的代价让自治区党委下决心要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防患于未然,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巴楚-伽师地震一周年之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正式在全疆范围内推开“抗震安居工程”。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新疆着重加大对地处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基础薄弱的贫困乡村及边境贫困农牧民建房的补助力度,对于年均收入低于670元的农村特困户补助4000元;对年均收入在670元至865元的高寒山区贫困户每户补助3000元,平原地区每户补助2000元以加快推进“抗震安居工程”在全疆的建设。
很快“建房资金以群众自筹为主,政府适当补助,商业银行贷款,组织动员社会帮扶,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动员宣传从地震多发的山区向天山南北广大农村牧场推进,新疆各级政府更是将“抗震安居工程”作为为民办实事的头等大事,由“一把手”亲自抓落实。在随后的几年里,新疆各地很多农家的房前屋后及牧民定居点都堆放起木材、红砖和沙石,各族群众在自治区及当地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砌砖墙、抹墙泥,一派繁忙景象。
据新疆抗震安居办的最新统计,截至2008年9月,国家、自治区及个人已累计投入350亿元,全疆已有188万户城乡居民建起了抗震房。
主持新疆十几种抗震安居房性能评估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周铁钢这样评价新疆的抗震安居工程:“这些史无前例的探索是我国村镇建设的一大壮举,为我国中西部其他贫困地区解决人民群众的住房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高瞻远瞩、超前决策,防患于未然,使得新疆的防震减灾事业走在我国抗震减灾的最前沿,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